鷮-汉语大词典
鷮jiāo
ㄐ〡ㄠ
〔《广韵》举乔切,平宵,见。〕
〔《广韵》巨娇切,平宵,群。〕
雉的一种。尾长,走且鸣,性勇健,肉鲜美,羽可为饰。
●《诗·小雅·车辖》:“依彼平林,有集维鷮。”
●朱熹集传:“鷮,雉也,微小于翟,走而且鸣,其尾长,肉甚美。”
●《文选·张衡〈西京赋〉》:“若夫游鷮高翚,绝坑逾斥。”
薛综注:“雉之健者为鷮,尾长六尺。”
●《隋书·五行志上》:“雀乳于空城之侧,鷮飞于鼎耳之上。”
●明李时珍《本草纲目·禽二·鸐雉》:“能走且鸣者,鷮雉也。俗通呼为鸐矣。”
鷮-中華大字典
1、鷮讀音:居妖切,音驕,渠嬌切,音喬,蕭韻。釋文:
❶走鳴長尾雉也。乘輿㠯爲防釳箸馬頭上。見《說文》。
〔注〕:蔡邕獨斷。釳方數寸。㠯插羽也。
〔按釋鳥~雉注。卽~雞也。陸璣詩疏。~、微小於雀也。走而且鳴曰~~。其尾長。肉甚美。薛綜西京賦注。雉之健者爲~。尾長六尺〕。
❷亦作喬。《詩淸人》:二矛重喬。《釋文》:喬、雉名。韓詩作~。
2、軍釋文:鷮俗字。見《龍龕手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