鹥緫的緫是什么意思

艺空字典 > 鹥緫的緫是什么意思

鹥緫的緫是什么意思


拼音:zǒng

释义:

组词

衡緫

緫的拼音

zǒng

緫的同音词

拼音为cōng的汉字
拼音为cong的汉字

緫的基础解释

古同“总”。

緫的详细解释

緫的按字解释

緫的词典解释

緫-中華大字典

1、緫讀音:麤叢切,音怱,東韻。釋文:
❶靑黑色也。《周禮巾車》:重翟錫面朱~。
 〔注〕:~者、靑黑色。以繒爲之。
❷繱或字。《集韻》:繱。說文、帛靑色。一曰輕絹。或作~。
 〔按說文作窕〕。
2、緫讀音:祖叢切,音宗,東韻。釋文:
❶裘縫也。《詩羔羊》:素絲五~。
❷通緵。十筥也。《周禮掌客注》:十筥曰~。《釋文》:本又作緵。
3、緫讀音:作弄切,音稯,送韻。釋文:緵或字。《集韻》:緵。爾雅、緵罟謂之九罭。或作䍟、~。
4、揔讀音:蘇叢切,音檧,東韻。釋文:手進物也。見《集韻》。
5、揔讀音:祖動切,音緫,董韻。釋文:偬或字。《集韻》:緫。聚束也。皆也。或从手。〔正字通云。~、捴、摠、均俗字〕。
6、摠讀音:祖動切,音總,董韻。〔俗作揔、捴、摠〕。釋文:
❶聚束也。兼持也。《禮記樂記》:冕而~干。
❷將領也。合也。見《玉篇》。
❸皆也。眾也。見《廣韻》。
❹結也。《離騷》:~余輿乎扶桑。
7、總讀音:祖動切,音摠,董韻。釋文:
❶聚束也。見《說文》。《段注》:謂聚而縛之也。悤有散意。糸以束之。引申之爲凡兼綜之偁。
❷聚也。《史記禮書》:功名之~也。
❸合也。《淮南精神》:萬物~而爲一
❹收積也。《管子侈靡》:無事而~。
 〔注〕:~、謂收積也。
❺凡也。《淮南本經》:德之所~要。
❻一也。《淮南本經》:故德之所~。
❼皆也。見《廣雅釋詁》。
❽猶括也。《文選張衡賦》:~風雨之所交。
❾會也。《文選張衡賦》:~集瑞命。
❿綱要也。《周禮職內》:掌邦之賦入辨其財用之物而執其~。
 〔注〕:~、謂簿書之種別與大凡。
⓫結也。《離騷》:~余轡乎扶桑兮。
⓬係也。《史記司馬相如傳》:~光耀之采旄。
⓭將領也。《左僖七年傳》:若~其罪人以臨之。
 〔按凡首領其事者謂之~。前代所謂~辦、~管。今所謂~統、~理。均此義〕。
⓮監也。《莊子漁父》:其非事而事之、謂之~。
⓯束髮也。《禮記內則》:櫛縰笄~。按~所以束髮者。詩~角丱兮。正義。~、聚其髮以爲兩角。顏注急就篇。~、以絲縷爲之。所以束髮也。故儀禮喪服傳。~六升。注。首飾。象冠數長六寸。謂出紒後所垂爲飾也〕。
⓰設燭之束也。《管子弟子職》:錯~之法。橫於坐所。
⓱禾稾也。《書禹貢》:百里賦納~。《傳》:禾稾曰~。
⓲流蘇也。《周禮巾車》:王后之五路。重翟錫面朱~。
 〔注〕:~、著馬勒。直兩耳與兩鑣。
 〔按文選東京賦李善注云。流蘇五采毛雜之。以爲馬飾而垂之。周禮疏云。凡言~者。謂以~爲車馬之飾。若婦人之~。亦旣繫其本。又垂爲飾。故皆謂之~也。是周謂~。卽漢唐謂流蘇也〕。
⓳眾人也。《周禮大匡》:因其耆老及其~害。
⓴~~。眾貌。《楚辭大司命》:紛~~兮九州。
 〔又〕:聚貌。《漢書揚雄傳》:~~撙撙。
 〔又〕:亂也。《周書大聚》:殷政~~。
㉑~章。樂官名。《後漢獻帝紀》:~章始復備八佾舞。
 〔注〕:~章。樂官名。古之安代樂。
 〔又〕:西向堂也。《呂覽孟秋》:天子居~章左个。
 〔注〕:章、西向堂。西方~成萬物而章明之。故曰~章。

緫-康熙字典


【未集中】【糸字部】 緫
★【集韻】麤叢切,音怱。繱或作緫。帛靑色。一曰輕絹。【博雅】靑也。【周禮·春官·巾車】重翟錫朱緫。【註】緫,靑黑色,以繒爲之。
★又【集韻】祖叢切,音㚇。【正韻】祖冬切,音宗。【類篇】絲數。詩曰:素絲五緫。
★又【集韻】作弄切,音糉。䍟或作緫。○按五經文字云:緫从怱作總者訛。今緫與總混,當正之。考證:〔【博雅】靑蒼色。〕 謹照原文靑蒼色改靑也。

緫的引证

緫的成语故事

緫的例句

緫的成语接龙

緫的组词

zǒng

1、[衡緫]héng zǒng
指车马的饰物。
2、[鹥緫]yī zǒng
亦作“鷖总”。用青黑色缯所作车马之饰。古代用于灵车。

緫的近义词

緫的反义词

相关字词

緫的反义词 緫的近义词 緫的同音词

大家都在搜

  • 緫能组什么词
  • 緫能组什么词语
  • 緫可以组什么词
  • 緫可以组什么词语
  • 緫字可以组什么词
  • 緫字可以组什么词语
  • 緫字能组什么词
  • 緫字能组什么词语
  • 緫字开头的成语
  • 緫字结尾的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