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ū
1、[
麤粥]cū zhōu
糙米稀饭。
2、[
麤重]cū zhòng
亦作“麄重”。粗大笨重。
3、[
麤屑]cū xiè
亦作“麄屑”。粗大的屑粒。
4、[
麤朴]cū pǔ
简陋质朴。
5、[
麤踈]cū shū
见“麤疎”。
6、[
麤骨]cū gǔ
片茶的一种。
7、[
麤粉]cū fěn
制作香粉的次料。
8、[
麤弊]cū bì
1.亦作“麁弊”。粗鲁欺诈。
2.粗糙而又破旧。
9、[
麤俗]cū sú
1.亦作“麄俗”。粗野庸俗。
2.指诗文粗鄙通俗。
10、[
麤客]cū kè
亦作“麄客”。枇杷的别名。
11、[
麤狂]cū kuáng
亦作“麄狂”。粗率狂妄。
12、[
麤通]cū tōng
亦作“麄通”。略微懂得一些。
13、[
麤且]cū qiě
粗略。
14、[
麤米]cū mǐ
糙米。
15、[
麤大]cū dà
1.人体、物体等粗而大。
2.指文章风格粗重有力量。
16、[
麤秽]cū huì
1.亦作“麄秽”。粗浊污秽。
2.指粗浊污秽的东西。
17、[
麤毛]cū máo
粗糙而无光泽的毛。
18、[
麤硬]cū yìng
1.亦作“麄硬”。粗大而又不灵便。
2.粗糙僵硬。
19、[
麤露]cū lù
亦作“麄露”。谓直露无馀。
20、[
麤饘]cū zhān
粗米稠粥。
21、[
麤坌]cū bèn
亦作“麄坌”。粗笨。
22、[
麤论]cū lùn
粗略论述。
23、[
麤奘]cū zàng
又粗又大。
24、[
麤蕤]cū ruí
亦作“麄蕤”。指野花。
25、[
驯麤]xùn cū
驯顺与有野性。
26、[
麤色]cū sè
下等货色。明 邱濬《大学衍义补·制国用·市籴之令》:“元 因 宋 制,每岁招集舶商於蕃邦,博易珠翠香货等物,及次年廻帆,验货抽解,然后听其货卖。其抽分之数,细色於二十五分中取一,麤色於三十分中取一。漏税者断没,仍禁金银铜钱男女,不许溢出。”
27、[
麤形]cū xíng
谓不清晰的物形,仅具轮廓。
28、[
麤刺]cū cì
1.植物茎、叶上的针刺。
2.指文词的粗放刺人。
29、[
麤衰]cū shuāi
一种最重的丧服。用最粗的麻布制成。
30、[
麤雄]cū xióng
粗犷雄健。
31、[
麤粗]cū cū
亦作“麤觕”。亦作“麄觕”。粗略,粗糙。《管子·水地》:“心之所虑,非特知於麤粗也,察於微眇。”《公羊传·隐公元年》“所传闻异事”汉 何休 注:“於所传闻之世,见治起於衰乱之中,用心尚麄觕,故内其国而外诸夏。”《汉书·艺文志》:“汉 有 唐 都,庶得麤觕。”颜师古 注:“觕,粗略也。”章炳麟《文学说例》:“予向作《正名略例》,尝道其麤觕矣。”
32、[
精麤]jīng cū
见“精粗”。
33、[
麤糙]cū cāo
1.亦作“麄糙”。粗鲁。
2.草率;不细致。
34、[
麤紃]cū xún
粗糙的麻绳。
35、[
麤才]cū cái
亦作“麁才”。亦作“麄才”。粗疏而少才学的人。亦指低级武官。
36、[
麤蠢]cū chǔn
粗丑愚笨。清 李渔《比目鱼·联班》:“那个做正生的,不知是怎生一个人物。万一状貌麤蠢,性情鄙劣,与奴家撘配不来,却怎么处?”清 薛福成《出使四国日记·光绪十六年正月二十八日》:“面目黝黑,短小麤蠢。”
37、[
麤人]cū rén
1.亦作“麄人”。亦作“麁人”。没有文化修养的人;粗疏的人。
2.佛教语。指修行小乘佛道的人。
38、[
麤涩]cū sè
1.亦作“麤澁”。亦作“麄涩”。1.粗恶;粗糙,不细润。《华严经·净行品》:“得麤涩食,当众愿生,心无染者,絶世贪爱。”《莲华经·随喜功德品》:“唇不下垂,亦不褰缩,不麤涩,不疮胗。”唐 无名氏《玉泉子》:“夏侯孜 为左拾遗,常着 桂管 布衫朝謁。开成 中,文宗 无忌讳好文,问 孜 衫何太麄澁。具言 桂管 产此布,厚,可以御寒。”苏曼殊《遯迹记》:“时此众生,身体麤澁,光明转灭,无復神足,不能飞行。”
2.比喻艰困。宋 叶适《上宁宗皇帝札子(嘉泰三年)》之二:“习熟渐久,方能捨燕安而乐麤澁,易脆腐而为坚强,劲虏在前,行者思奋。”
39、[
麤滞]cū zhì
指粗渣。
40、[
麤使]cū shǐ
亦作“麄使”。指干粗活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