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íng
1、[
黥刑]qíng xíng
犹墨刑。
2、[
黥面]qíng miàn
于面额上刺字,以墨涅之。(1)古代的一种风俗。
3、[
钱黥]qián qíng
在面孔上黥刺钱形图纹。
4、[
印黥]yìn qíng
谓在身上刺上字及其他花纹。
5、[
黥劓]qíng yì
1.古代刑罚名。黥,墨刑。劓,割其鼻。
2.指毁坏。
6、[
黥字]qíng zì
1、古代在人脸上刺字并涂墨之刑,后亦施于士兵以防逃跑。2、在人体上刺文字或图案并涂上颜色。
7、[
天黥]tiān qíng
1.对天真的斲伤。指仁义等对人的束缚。语本《庄子·大宗师》:“夫尧既已黥汝以仁义,而劓汝以是非矣。”宋黄庭坚《平阴张澄居士隐处三诗·仁亭》:“养生息天黥,蓺木印岁寒。”
2.痘疤。
8、[
黥墨]qíng mò
古代肉刑之一。也称墨刑、黥刑。在犯人脸上刺字后涂以墨。《三国志·魏志·毛玠传》:“ 汉 律,罪人妻子没为奴婢,黥面。 汉 法所行黥墨之刑,存於古典。”
9、[
黥配]qíng pèi
古代刑罚名。在犯人脸上刺字,并发配到边远的地方。宋 王銍《默记》卷上:“居民 繁用 者,迎马首连呼曰:‘亏你太尉!’茂实 皇恐,执诣有司,以为狂人而黥配之,其实非狂也。”宋 周密《癸辛杂识前集·改春州为县》:“春州 瘴毒可畏,凡窜逐黥配者必死。”明 焦竑《焦氏笔乘·金陵旧事下》:“淳熙 十一年,溧阳 仓斗子坐盗官米,黥配而籍其家。”
10、[
黥夫]qíng fū
受过黥刑的人。
11、[
黥徒]qíng tú
受黥刑的囚徒。
12、[
黥军]qíng jūn
黥卒。《明史·恭闵帝纪》:“是月,赐天下明年田租之半,释黥军及囚徒还乡里。”
13、[
黥阵]qíng zhèn
汉 黥布 所布的阵。
14、[
黥隶]qíng lì
1.犹黥徒。
2.犹刺配。
15、[
灼黥]zhuó qíng
即墨刑。刺刻面额,再涂上墨。
16、[
黥彭]qíng péng
黥布、彭越 同为 汉 开国功臣,后均遭杀戮,故并称之。清 侯方域《宁南侯传》:“将军目不知书,然性通晓,解文义,勇略亚于 黥 彭,而功名不终,何歟?”《红楼梦》第六四回:“黥 彭 甘受他年醢,饮剑何如 楚 帐中。”
17、[
刑黥]xíng qíng
古代肉刑的一种,即墨刑。在人面额刺字后用墨涂之,作受刑的标志。
18、[
黥文]qíng wén
面上所刺的字。
19、[
黥窜]qíng cuàn
犹刺配。
20、[
月黥]yuè qíng
见“月点”。
21、[
墨黥]mò qíng
1.墨刑。
2.对被刑者以墨涂面,不刺字。一说,即墨幪。
22、[
黥卒]qíng zú
宋 时在士兵脸上刺字,以防逃跑,故称。
23、[
黥罪]qíng zuì
黥刑之罪。
24、[
息黥补劓]xī qíng bǔ yì
指修整面容残缺,恢复本来面目。后用以喻改过自新。
25、[
救黥医劓]jiù qíng yī yì
黥,刺面;劓,割鼻。均为古代刑罚。指医治刺面之伤,补上割掉之鼻,比喻恢复本来面目。
26、[
黥首刖足]qíng shǒu yuè zú
刻额染墨,截断双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