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ùn
1、[
冥遯]míng dùn
远隐避世。
2、[
鼠遯]shǔ dùn
见“鼠遁”。
3、[
栖遯]qī dùn
见“栖遁”。
4、[
隐遯]yǐn dùn
见“隐遁”。
5、[
行遯]xíng dùn
出走;逃去。谓避世隐居。
6、[
吏遯]lì dùn
犹吏隐。
7、[
潜遯]qián dùn
秘密逃走。
8、[
嘉遯]jiā dùn
亦作“嘉遁”。旧时谓合乎正道的退隐,合乎时宜的隐遁。《易·遯》:“嘉遯贞吉,以正志也。”《三国志·魏志·管宁传》:“在乾之姤,匿景藏光,嘉遁养浩,韜韞儒墨,潜化傍流,畅于殊俗。”宋 范仲淹《祭吕相公文》:“辞去台衡,命登公衮,以养高年,如处嘉遁。”明 许潮《武陵春》:“盖世有肥遯,有嘉遯,有吏遯,若吾辈又所谓玄遯者也。”汤用彤《汉魏两晋南北朝佛教史》第二分第七章:“是以士大夫跼迹全生,见几远害。或厉操幽栖,高情避世,是曰嘉遁。”
9、[
幽遯]yōu dùn
犹隐逸。
10、[
玄遯]xuán dùn
犹幽隐,潜藏。
11、[
高遯]gāo dùn
见“高遁”。
12、[
流遯]liú dùn
1.同“流遁”。
2.流亡隐遁。
13、[
奔遯]bēn dùn
亦作“奔遁”。犹奔逃。
14、[
遗遯]yí dùn
犹言遗亡缺失。
15、[
归遯]guī dùn
避世隐居。遯,同“遁”。
16、[
逃遯]táo dùn
见“逃遁”。
17、[
遐遯]xiá dùn
见“ 遐遁 ”。
18、[
蜚遯]fēi dùn
逃遁;隐退。 清 钱谦益 《岁星解寿薛谐孟先生六十》:“脱屣富贵,蜚遯流俗,天下之人望之,以为秀出天外,不可梯接。” 章炳麟 《建立宗教论》:“譬之同在漏舟……其所厌者为此漏舟,非厌同在漏舟之人,明矣。与彼蜚遯甘节之夫所志正相反对,彼所厌者,实圆颅方趾之人羣也。”
19、[
宵遯]xiāo dùn
见“宵遁”。
20、[
犇遯]bēn dùn
奔逃。
21、[
逊遯]xùn dùn
亦作“逊遁”。退避;退隐。
22、[
深遯]shēn dùn
远逃。
23、[
飞遯]fēi dùn
见“飞遁”。
24、[
贞遯]zhēn dùn
见“贞遁”。
25、[
退遯]tuì dùn
见“退遁”。
26、[
远遯]yuǎn dùn
见“远遁”。
27、[
离方遯员]lí fāng dùn yuán
谓超越规矩法度。
28、[
肥遯鸣高]féi dùn míng gāo
退隐避世,自鸣清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