齅-漢語大字典
齅
同“嗅”。《説文·鼻部》:“齅,以鼻就臭也。从鼻,从臭,臭亦聲。讀若畜牲之畜。”朱駿聲通訓定聲:“齅,字亦作嗅。”《玉篇·鼻部》:“齅,《説文》云:‘以鼻就臭也。’《論語》曰:‘三齅而作。’亦作嗅。”《漢書·叙傳上》:“不齅驕君之餌。”唐韓愈《苦寒》:“氣寒鼻莫齅,血凍指不拈。”五代李煜《浣溪沙》:“酒惡時拈花蕊齅。”
齅-中華大字典
1、齅讀音:許救切,音臭,宥韻。釋文:以鼻就臭也。見《說文》。《通訓定聲》:字亦作嗅。論語、三嗅而作。皇疏謂鼻歆翕其氣也。按此字後出。就臭之訓。當爲臭字之轉注。從自、猶從鼻也。
2、嗅讀音:許救切,音珛,宥韻。香仲切,音鵟,送韻。釋文:鼻審氣也。《論語鄕黨》:三~而作。〔說文作齅。通作臭〕。
3、㗜釋文:同齅。見《篇海》。
4、屆釋文:同齅。見《字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