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á
1、[
拏战]ná zhàn
搏斗。
2、[
拏掇]ná duō
拿取。
3、[
拏讹]ná é
见“拏讹头”。
4、[
搜拏]sōu ná
犹搜捕。
5、[
拏把]ná bǎ
1.抓住。
2.把握。
6、[
一拏]yī ná
一把。
7、[
严拏]yán ná
见“严拿”。
8、[
蟠拏]pán ná
1.亦作“ 蟠挐 ”。
2.屈曲作攫拿状。亦比喻曲附牵连。 唐 陈子昂 《谏用刑书》:“莫不穷捕考讯,枝叶蟠拏,大或流血,小御魑魅。” 宋 文同 《秦王卷衣》诗:“铜螭逐银猊,压屋矜蟠拏。” 明 高启 《游天平山记》:“山多怪石,若卧若立,若搏若噬,蟠拏撑拄,不可名状。”
9、[
查拏]zhā ná
见“查拿”。
10、[
呶拏]náo ná
喧闹。
11、[
推拏]tuī ná
1.亦作“推拿”。按摩。
2.中医正骨手法之一。包括推法和拿法。
12、[
杖拏]zhàng ná
1.持桨。
2.借指渔父。
13、[
拏堂]ná táng
修边幅。
14、[
拏访]ná fǎng
捉拿查访。
15、[
捕拏]bǔ ná
见“捕拿”。
16、[
指拏]zhǐ ná
提供拿获罪犯的线索。
17、[
拏音]ná yīn
桨声。
18、[
腾拏]téng ná
拽拉腾空貌。
19、[
拏子]ná zǐ
军器名。
20、[
交拏]jiāo ná
谓交织混杂。
21、[
纷拏]fēn ná
见“纷挐”。
22、[
擒拏]qín ná
见“擒拿”。
23、[
饬拏]chì ná
饬令捉拿。
24、[
把拏]bǎ ná
牵引;把握。
25、[
拏事]ná shì
管事,掌权。
26、[
拏手]ná shǒu
作事有把握;擅长。
27、[
盘拏]pán ná
形容纡曲强劲。
28、[
鉢拏]bō ná
亦作“钵那”。钱。梵语的音译。据说八十枚贝珠为一钵拏,十六钵拏为一迦利沙钵拏。《大宝积经·菩萨藏会·大自在天授记品》:“定应以此五百羯利沙鉢那,贸花散奉放光如来。”唐 玄应《一切经音义》卷二一:“羯利沙鉢那,亦作迦利沙鉢拏,声之转也。鉢拏,此云铜钱,十六鉢拏为一迦利沙鉢拏。”
29、[
纠拏]jiū ná
纠缠盘曲。
30、[
拏人]ná rén
犹捕役,捕快。
31、[
钵拏]bō ná
亦作“钵那”。钱。梵语的音译。据说八十枚贝珠为一钵拏,十六钵拏为一迦利沙钵拏。
32、[
拏闾]ná lǘ
传说中的古国名。
33、[
访拏]fǎng ná
见“访拿”。
34、[
拘拏]jū ná
见“拘拿”。
35、[
防拏]fáng ná
防备和捉拿。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辛亥革命·新译英国政府刊布中国革命蓝皮书》:“瑞澂 电奏,探知革党潜匿於 武昌,定期十九日夜间起事,正飭防拏。”
36、[
拏究]ná jiū
捉拿查究。
37、[
拏攫]ná jué
搏斗。
38、[
拏斗]ná dòu
争斗。
39、[
军拏]jūn ná
战事连续不断。
40、[
攫拏]jué ná
1.亦作“攫挐”。以爪相持。《文选·王延寿<鲁灵光殿赋>》:“奔虎攫挐以梁倚,仡奋舋而轩鬐。”挐,一本作“拏”。吕延济 注:“攫,举爪也;拏,以手持也。若举爪持梁以相倚也。”宋 洪迈《夷坚丁志·田道人》:“於稜叶三四尺下得磐石,嶙峋嵌空,纵广数尺,若爪所攫拏而穿者。”
2.猎取;捕捉。唐 柳宗元《同刘二十八院长述旧言怀感时书事》诗:“屋鼠从穿穴,林狙任攫拏。”清 唐孙华《猛虎行》:“白昼频看恣攫挐,岂惟月黑忧搪突。”
3.争夺。汉 扬雄《解嘲》:“攫拏者亡;默默者存。”《汉书·扬雄传下》作“攫挐”。唐 李德裕《论侍讲奏孔子门徒事状》:“今侍讲欲以奔走权势之徒,攫拏名利之辈,比方 孔 门上哲,实罔圣听。”
4.张牙舞爪。宋 曾敏行《独醒杂志》卷十:“隐隐见虬龙攫拏以去。”清 归庄《题福源寺罗汉松》诗:“大十二围高难度,攫拏天际如虬龙。”清 龚自珍《能令公少年行》:“名惊四海如云龙,攫拏不定光影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