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介不取-汉语大词典
一介不取语出《孟子·万章上》:“一介不以与人,一介不以取诸人。”后以“一介不取”谓一丝一毫亦不苟取。
●宋罗大经《鹤林玉露》卷十一:“﹝罗椿﹞清贫入骨,一介不取。”
●清魏源《默觚上·学篇八》:“命当富而一介不取,命当贵而三公不易。”
●《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一○七回:“他穷到摆测字摊时,还是一介不取的,他做起官来,也就可想而知了。”亦作“一介不苟”。
●《儿女英雄传》第十二回:“我平生于银钱一道,一介不苟。”
一介不取-中華語文大辭典
一介不取一介不取丨ˊ ㄐ丨ㄝˋ ㄅㄨˋ ㄑㄩˇyíjiè-bùqǔ丨 ㄐ丨ㄝˋ ㄅㄨˋ ㄑㄩˇyījiè-bùqǔ一絲一毫不苟取。形容人清廉不苟。語本《孟子‧萬章上》。[例]他為人奉公守法,~。
宋-刘克庄--《后村全集·一八一·诗话·李杜》:《张舍人遗缛段》云:“……锦鲸卷还客,始觉心和平。”可见子美一介不取之意。
宋-罗大经--《鹤林玉露·乙编·五·就斋诗》:吾郡罗椿,字永年,诚斋高弟也。清贫入骨,一介不取,颇有李方叔、谢无逸风味。
明末清初-东鲁古狂生-第十一回-《醉醒石》:丈夫心地光明,一介不取。
元-王恽--《卓行刘先生墓表》:自是餍饫史学,为专门之业。非礼义不妄言动,一介不取于人。
明-海瑞--《交印文》:自揣自得官后,每自誓上不负吾君,下不负吾民,中不负平生所学,一介不取,抱守终身。
近代-赵尔巽--《清史稿·李天植传》:子震,亦弃诸生,非义一介不取。
清-纪昀--《阅微草堂笔记·卷十一·槐西杂志一》:天性和易,生平未尝有忤色,而孤高特立,一介不取,有古狷者风。
近代-吴趼人-第一〇七回-《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他穷到摆测字摊时,还是一介不取的,他做起官来,也就可想而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