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傅眾咻-教育部成語典【台湾】
一傅眾咻㊣ㄧ ㄈㄨˋ ㄓㄨㄥˋ ㄒㄧㄡyī fù zhòng xiū釋義一人教誨時,眾人在旁喧擾。比喻學習受到干擾,成效不佳,或環境對人的影響很大。語本孟子・滕文公下:「一齊人傅之,眾楚人咻之,雖日撻而求其齊也,不可得矣。」備註附修訂本參考資料號FL00000008959一傅眾咻備註頻14書彩圖典故辭典(精)、中國成語大辭典、簡明實用成語辭典、實用成語辭典(1)(2)(1)、實用分類學生成語辭典(上)(下)、漢語成語考釋詞典、中國成語大辭典、遠流活用成語辭典、活用成語分類辭典(上)(下)、中國成語大辭典、成語大辭典(上)(下)、成語典故文選(上)(下)、成語典、洪葉活用成語辭典號FL00000030965
一傅眾咻-教育部成語典【台湾】
一傅眾咻㊣ㄧ ㄈㄨˋ ㄓㄨㄥˋ ㄒㄧㄡyī fù zhòng xiū近朱者赤、蓬生麻中一齊眾楚一齊眾楚、一齊眾咻一齊眾咻釋義傅,教導。咻,喧擾。「一傅眾咻」指一個人教,眾人在旁喧嘩干擾。比喻學習受到干擾,難有成效。語本《孟子・滕文公下》。後亦用於比喻寡不勝眾。典源《孟子・滕文公下》孟子謂戴不勝曰:「子欲子之王之善與?我明告子:有楚大夫於此,欲其子之齊語也,則使齊人傅諸,使楚人傅諸?」曰:「使齊人傅之。」曰:「一齊①人傅②之,眾楚③人咻④之,雖日撻⑤而求其齊也,不可得矣。引而置之莊嶽之間數年,雖日撻而求其楚,亦不可得矣。子謂薛居州,善士也,使之居於王所。在於王所者,長幼卑尊皆薛居州也,王誰與為不善?在王所者,長幼卑尊皆非薛居州也,王誰與為善?一薛居州,獨如宋王何?」注①齊:位於今山東省北部。周武王封姜太公於此,傳至戰國時,君位被權臣田氏篡奪。後為秦國所滅。②傅:教導。③楚:周成王封熊繹於楚,春秋時稱王,為戰國七雄之一。領有今湖南、湖北、安徽、浙江及河南南部,後為秦所滅。④咻:音ㄒㄧㄡ,喧囂、吵鬧。⑤日撻:每日鞭策。撻,音ㄊㄚˋ,用棍、鞭等拍打。典故「一傅眾咻」原是指一人在教人學習一種語言時,眾人在旁邊大聲說不同的語言,干擾學生的學習。《孟子・滕文公下》,記載孟子與宋國大夫戴不勝的對話。戴不勝想要介紹個賢人給宋王,孟子告訴他,一個賢人在君側是沒有用的,必須要身邊其他的人也有好品德,才能發揮作用,使君王受到好的影響。孟子還打了個比方,問戴不勝:「有個楚國大夫,想讓他兒子學說齊國話,是要請齊國人教他?還是請楚國人教他?」戴不勝回答:「當然是齊國人。」孟子說:「一個齊國人教他,旁邊卻有許多楚國人用楚語喧擾他,雖然每天鞭策他學齊語,也是不能成功的。如果把他帶到齊國首都最繁華的地區住上幾年,雖然每天鞭策他學楚語,也是無法學好。」孟子以這個比方說明環境對學習的重要性。後來「一傅眾咻」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比喻學習受到干擾,難有成效。後亦用來比喻寡不勝眾,如《續孽海花・第三九回》:「王爺雖則有一定的主見,不過朝夕接近的都是那一班人,挑撥離間,無奇不有,一傅眾咻,孤立者終究吃虧。」書證①宋・魏了翁〈謝周程三先生賜謚表〉:「雖董仲舒嘗求仁於道誼功利之分,而諸葛亮亦鞠躬於成敗利鈍之外,洎韓愈之卓識,謂孟軻之無傳,然一傅而眾咻,獨倡而寡和。」②清・陳確〈答張考夫書〉:「譬之與釋子非佛教,與婆子言無閻王,一傅眾咻,祇自取困耳。」③《續孽海花・第三九回》:「王爺雖則有一定的主見,不過朝夕接近的都是那一班人,挑撥離間,無奇不有,一傅眾咻,孤立者終究吃虧。」用法⒈義比喻學習受到干擾,難有成效。類用在「擾亂學習」的表述上。例①老師要協助學生抗拒外界誘惑,否則無論如何用心,一傅眾咻,也難有成效。②有時候學生喧嘩不聽話,我站在講臺上還真有點無助,一傅眾咻,教學效果也差。③你雖然給他請了家教,但他一邊上課,一邊聽音樂,還接打手機,一傅眾咻有什麼用?⒉義比喻寡不勝眾。類用在「勢孤力薄」的表述上。例①他的建議蠻中肯,無奈一傅眾咻,寡不敵眾,無人重視。②他在討論會上認真地發表意見,大家卻一味地吵鬧、杯葛,真是一傅眾咻,白費心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