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封建社会中官品的最高一级。自 三国 魏 以后,官分九品,最高者为一品。《晋书·惠帝纪》:“乃发王公奴婢手舂给兵廪,一品以下不从征者,男子十三以上皆从役。”唐 贾岛《上杜驸马》诗:“妻是九重天子女,身为一品令公孙。”清 龚自珍《明良论三》:“而凡 满洲、汉 人之仕宦者,大抵由其始宦之日,凡三十五年而至一品,极速者亦三十年。”参阅《隋书·百官志中》。
2.借指位居一品的高官。唐 裴铏《传奇·昆仑奴》:“大歷 中有 崔生 者,其父为显僚,与盖代之勋臣一品者熟。生时为千牛,其父使往省一品疾。”
3.犹言一等;第一等。《南齐书·萧惠基传》:“当时能棊人 琅邪 王 抗 第一品,吴郡 褚思庄、会稽 夏 赤 松 竝第二品。”宋 王明清《摭言杂说》:“京师 樊楼 畔有一小茶肆,甚瀟洒清洁,皆一品。”明 汤显祖《牡丹亭·冥誓》:“(生)姐姐费心。因何错爱小生至此?(旦)爱的你一品人才。”老舍《正红旗下》三:“他比客人高着一品,须拿出为官多年,经验丰富,从容不迫的神态来。”
4.一种。《周礼·天官·外府》“外府掌邦布之入出”唐 贾公彦 疏:“泉始盖一品,周景王 铸大钱,而有二品。”宋 张载《经学理窟·祭祀》:“羞无他物,则虽羞一品足矣。”宋 沉括《梦溪补笔谈·异事》:“当时 扬州 芍药,未有此一品,今谓之‘金缠腰’者是也。”
一品-辞源3
【一品】㊀自 三國 魏以後,官分九品,最高者爲一品。參閲 隋書 百官志中。㊁第一等。宋 王明清 摭青雜説:“京師 樊樓畔,有一小茶肆,甚瀟灑清潔,皆一品。”㊂一種。宋 沈括 夢溪筆談 補筆談三:“當時 揚州芍藥,未有此一品,今謂之‘金纏腰’者是也。”
一品-汉语大词典
一品1.封建社会中官品的最高一级。自三国魏以后,官分九品,最高者为一品。
●《晋书·惠帝纪》:“乃发王公奴婢手舂给兵廪,一品以下不从征者,男子十三以上皆从役。”
●唐贾岛《上杜驸马》诗:“妻是九重天子女,身为一品令公孙。”
●清龚自珍《明良论三》:“而凡满洲、汉人之仕宦者,大抵由其始宦之日,凡三十五年而至一品,极速者亦三十年。”
参阅《隋书·百官志中》。
2.借指位居一品的高官。
●唐裴铏《传奇·昆仑奴》:“大历中有崔生者,其父为显僚,与盖代之勋臣一品者熟。生时为千牛,其父使往省一品疾。”
3.犹言一等;第一等。
●《南齐书·萧惠基传》:“当时能棋人琅邪王抗第一品,吴郡褚思庄、会稽夏赤松并第二品。”
●宋王明清《摭言杂说》:“京师樊楼畔有一小茶肆,甚潇洒清洁,皆一品。”
●明汤显祖《牡丹亭·冥誓》:“(生)姐姐费心。因何错爱小生至此?(旦)爱的你一品人才。”
●老舍《正红旗下》三:“他比客人高着一品,须拿出为官多年,经验丰富,从容不迫的神态来。”
4.一种。
●《周礼·天官·外府》“外府掌邦布之入出”唐贾公彦疏:“泉始盖一品,周景王铸大钱,而有二品。”
●宋张载《经学理窟·祭祀》:“羞无他物,则虽羞一品足矣。”
●宋沈括《梦溪补笔谈·异事》:“当时扬州芍药,未有此一品,今谓之‘金缠腰’者是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