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國三公-中華語文大辭典
一國三公一国三公丨ˋ ㄍㄨㄛˊ ㄙㄢ ㄍㄨㄥyìɡuó-sānɡōnɡ丨 ㄍㄨㄛˊ ㄙㄢ ㄍㄨㄥyīɡuó-sānɡōnɡ語出《左傳‧僖公五年》:「孤裘尨茸,一國三公,吾誰適從?」一國之中,有三個主公。比喻令出多門,事權不一,使人無所適從。[例]這家公司的董事會出現~的情況,使得業務營運不良。
一國三公-教育部成語典【台湾】
一國三公㊣ㄧ ㄍㄨㄛˊ ㄙㄢ ㄍㄨㄥyī guó sān gōng釋義春秋時晉獻公命士蒍為重耳和夷吾築城,士蒍敬守君命,但為免除後患,只得草率完工,賦詩:「孤裘尨茸,一國三公,吾誰適從。」典出左傳・僖公五年。後比喻政令出於多門,事權不統一,使人無所適從。唐・劉子元・上蕭至忠論史書:「十羊九牧,其命難行,一國三公,適從安在?」備註附修訂本參考資料號FL00000014690一國三公備註頻11書中國成語大辭典、成語辭典、實用成語辭典(1)(2)(1)、漢語成語考釋詞典、中國成語大辭典、遠流活用成語辭典、活用成語分類辭典(上)(下)、成語辨正辭典、中國成語大辭典、成語大辭典(上)(下)、成語典號FL000000316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