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宋-朱熹-二一-《朱子语类》:伊川讲解,一字不苟。
明-杨慎--《词品·一·仄韵绝句》:唐刘瑶(《暗别离》)诗“瑶草歇芳心耿耿”,皆有出处,一字不苟如此。
清-陈田--《明诗纪事乙签·李攀龙》:引《明诗选》明陈子龙曰:“五律杂出盛唐诸家,精工雄浑。一字不苟,前人所难。”
元-胡祗遹--《论治道》:古人立言定名,一字不苟。不谓之百事,而曰百揆;不谓之万事,而曰万几……因事明理,因理垂戒,揆度也。
明-孙一奎--《赤水玄珠·代脉》:《伤寒论》中一字不苟,观是书片言只字之间,当求古人之用意处,轻重是非得其至理,而后始可言医矣。
宋-罗大经--《鹤林玉露·甲编·六·作文迟速》:李太白一斗百篇,援笔立成;杜子美改罢长吟,一字不苟。
现当代-郑逸梅--《清娱漫笔·褚礼堂作书一笔不苟》:即写家信和给戚友的便札,下笔也是一字不苟的,甚至起草也端端正正,决没有只得自己识,他人认不清的弊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