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毛不拔-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
一毛不拔yīmáo-bùbá
《孟子•尽心上》:“杨子取为我,拔一毛而利天下,不为也。”形容非常吝啬。
一毛不拔-中华成语大词典
一毛不拔
【拼音】:yī máo bù bá
解释
一根汗毛也不肯拔。原指杨朱的极端为我主义。后形容为人非常吝啬自私。
出处
《孟子·尽心上》:“杨子取为我,拔一毛而利天下,不为也。”
示例
沈姑娘,你也太拿老了!叫我们管山吃山,管水吃水,都象你这~,我们喝西北风。 ★清·吴敬梓《儒林外史》第四十一回
近义词
斤斤计较、锱铢必较、爱财如命
反义词
一掷千金、挥金如土
歇后语
上等牙刷;凉水煺鸡;铁公鸡
语法
作谓语、定语;指吝啬鬼
英文
be very stingy and unwilling to give a hair
日文
非常(ひじょう)にけちである
法文
pingre
德文
sich nicht einmal ein Haar ausrupfen wollen
成语故事
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墨家学派代表墨翟主张“兼爱”、“非攻”,反对自私自利和无原则的仇杀,对立派杨朱则主张一切从自我的利益出发,即“为我”。墨翟的学生禽滑厘问杨朱:“你愿意拔你身上的一毛而利天下吗?”杨朱不允
明-冯梦龙-卷二八-《警世通言》:许宣日常一毛不拔,今日坏得些钱钞,便要我替他讨老小?
现代-洪深--《贫民惨剧》:他姑妈姑丈有钱,藏起来,一毛不拔,出门洋车都舍不得坐。
现代-刘波泳--《秦川儿女》:对这种得寸进尺、一毛不拔的铁公鸡,不能总就合,你越是让着她,她就越是欺负你。
唐-李百药--《北齐书·樊逊传》:一毛不拔,复何足取。
明-凌濛初-卷二四-《二刻拍案惊奇》:此翁与我向非相识,尚承其好意如此。叵耐缪千户负久了我的,反一毛不拔。
清-李汝珍-一五回-《镜花缘》:那知久而久之,别处凡有鄙吝一毛不拔的,也托生此地,因此日见其多。
现代-阿城-一-《孩子王》:老黑把行李放在桌上,走过去踢一踢床,恨恨地说:“真他妈一毛不拔,走了还把竹笆带走。”
东汉-佚名--《燕丹子》中:(荆轲曰)有鄙志,常谓心向意,投身不顾;情有异,一毛不拔。
清-吴敬梓-四十一回-《儒林外史》:(差人道)沈姑娘,你也太拿老了!叫我们管山吃山,管水吃水,都像你这一毛不拔,我们喝西北风!
现代-刘绍棠-卷一-《村妇》:你甭打算一毛不拔!我不是傻驴单老双,随你牵着缰绳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