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氣-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
一氣ㄧ ㄑㄧˋyī qì①太一混然之氣。《莊子.知北遊》:「臭腐復化為神奇,神奇復化為臭腐,故曰通天下一氣耳。」《晉書.卷八七.涼武昭王李玄盛傳.史臣曰》:「王者受圖,咸資世德,猶混成之先大帝,若一氣之生兩儀。」②一口氣、不間斷。如:「一氣呵成」。《儒林外史.第五五回》:「他取了一管敗筆,蘸飽了墨,把紙相了一會,一氣就寫了一行。」《紅樓夢.第五四回》:「至黛玉前,偏他不飲,拿起杯來放在寶玉脣邊,寶玉一氣飲乾。」也作「一氣子」、「一氣兒」。③聲氣相通。《紅樓夢.第二一回》:「黛玉道:『我不依,你們是一氣的。』」也作「一氣兒」。④一陣。如:「罵了一氣」、「打了一氣」。《老殘遊記.第一九回》:「吃了早飯,搖個串鈴上街去了,大街小巷亂走一氣。」也作「一氣子」。⑤生氣。如:「他一氣之下將桌上的東西都弄亂了。」
一氣-中華語文大辭典
一氣一气丨ˊ ㄑ丨ˋyíqì丨 ㄑ丨ˋyīqì1.一口氣;不間斷。[例]~呵成|~將進度補齊。2.聲氣相通。[例]沆瀣~|串通~。3.一陣。[例]罵了~|胡扯~|折騰~。4.生氣。[例]他~之下將碗盤打翻。5.道家指太一混然之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