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目十行-汉语大词典
一目十行一眼能看十行文章。形容阅读的速度极快。语本《梁书·简文帝纪》:“读书十行俱下。”及《北齐书·河南康舒王孝瑜传》:“兼爱文学,读书敏速,十行俱下。”
●宋刘克庄《杂记六言诗》之二:“五更三点待漏,一目十行读书。”
●《红楼梦》第二三回:“黛玉笑道:‘你说你会“过目成诵”,难道我就不能“一目十行”了!’”
一目十行-中华成语大词典
一目十行
【拼音】:yī mù shí háng
解释
看书时同时可以看十行。形容看书非常快。
出处
《梁书·简文帝纪》:“读书十行俱下。”宋·刘克庄《杂记六言五首》诗:“五更三点待漏,一目十行读书。”
示例
那三官双名景隆,字顺卿,年方一十七岁,生得眉目清新,丰姿俊雅,读书~,举笔即便成文。 ★明·冯梦龙《警世通言》卷二十四
近义词
十行俱下、一挥而就、不假思索
反义词
慢条斯理、老牛破车、蜗行牛步
歇后语
张松阅书
语法
作谓语、状语;指看书非常快
英文
read ten lines at a glance
成语故事
南朝梁武帝萧衍的第三个儿子萧纲从小聪明伶俐,记忆力很强。他读书的速度相当快,能够十行同时阅读下去,而且能够做到过目不忘。11岁时就博览群书,写诗赋文章得心应手。因此被任命为宣惠将军,丹阳尹
宋-刘克庄-之二-《杂记六言诗》:五更三点待漏,一目十行读书。
明-冯梦龙-卷四〇-《警世通言》:读书一目十行,举笔即便成文,元是个风流才子。
当代-李敖--《李敖对话录》:看书就得讲方法,一目十行那不是本领,我绝不是一目十行,可是我也决不学速读,那速读是骗人的,我也不学。
明-于麟-一四回-《清夜钟》:六岁上学,先生取名一鹏,果然是一目十行,过眼成诵。
当代-王海鸰-一五章-《大校的女儿》:那么,他是怎样处理它们的?一目十行地浏览一下,抑或,拆都不拆?
清-曹雪芹、高鹗-第二三回-《红楼梦》:黛玉笑道:“你说你会过目成诵,难道我就不能一目十行了?”
清-文康-第一八回-《儿女英雄传》:那先生是位老儒,见他一目十行,到口成诵,到十一二岁便把经书念完,大是颖悟,便叫他随了哥哥,听着讲书。
yī mù shí háng
1、她迫不及待地拆开信,一目十行地看了起来。
2、有些文稿,我可以一目十行,但有些则是需要字字精读。
3、这电视字幕闪得这么快,除非我能一目十行,否则怎能看得清楚?
4、你读书虽然一目十行,不过我看你是食而不知其味。
5、他看书是一目十行,速度特别快,但只是看热闹,学不到什么知识。
6、黛玉笑道:只许你过目成诵,难道我就不能一目十行了么?
7、我要一改平时一目十行的阅读习惯。
8、你看四大名著的时候一目十行,随便浏览的话无异于囫囵吞枣,是没有效果的。
9、这不是那种可以"一目十行"的书,这篇书评也不是。
10、总编辑好像有一目十行的能力似的,一下子就把稿子看完了。
11、我阅读速度非常快,一目十行对我来说并不是一件难事。
12、别以为他可以一目十行,他只是先把公事作一个粗略的分类罢了,并未细看。
13、你能一目十行,我就不能过目成诵?
14、他趁着开车前的一个钟头,把这一本小说一目十行地浏览了一遍。
15、听说学过速读的人,看书可以一目十行。
16、他看书一目十行,而且过目不忘。
17、这种用来一目十行的书肿么就成了畅销书啊?
18、我们读书不能一目十行,不求甚解,要反复读,才能真正领会。
19、速读就是在训练一目十行的能力,可以让你很快就看完一本书。
20、多么渴望我能一目十行过目不忘,多么渴望我是天才…
21、读书要有收获,千万不能一目十行、囫囵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