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出-教育部成語典【台湾】
七出備註頻1書成語典號FL00000073608
七出 -中国文化史辞典
古代丈夫遺棄妻子有七種理由,叫七出。《孔子家語·本命》:“七出者:不順父母,出;無子,出;淫僻,出;嫉妒,出;惡疾,出;多口舌,出;竊盜,出。不順父母者,謂其逆德也;無子者,謂其絕世也;淫僻者,謂其亂族也;嫉妒者,謂其亂家也;惡疾者,謂其不可供粢盛(操辦祭品)也;多口舌者,謂其離親也;竊盜者,謂其反義也。”這是“七出”一詞及其內容的最早記載。丈夫根據其中任何一條,都可遺棄妻子。七出,又叫“七去”,見《大戴禮·本命》和《列女傳·宋鮑氏女宗》;又叫“七棄”,見《公羊傳·莊公二十七年》何休注。這幾種書都早於《孔子家語》。這說明,七出的封建禮教在漢代就已經確立了。《唐律疏議》載有七出明文,說明至少到唐代,按照七出條款遺棄妻子,不但合禮,而且合法。唐孔穎達在解釋七出時說:“天子、諸侯之妻無子,不出。唯有六出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