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寶-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
七寶ㄑㄧ ㄅㄠˇqī bǎo①佛經中指七種珍貴的寶物,說法不一,如般若經指金、銀、琉璃、硨磲、瑪瑙、琥珀、珊瑚為「七寶」。阿彌陀經則以金、銀、琉璃、硨磲、瑪瑙、玻璃、赤珠為「七寶」。②泛指多種珍寶。唐.李嶠〈床〉詩:「玳瑁千金起,珊瑚七寶妝。」《宋史.卷一四九.輿服志一》:「東都舊制,輦飾以玉,裙網用七寶,而滴子用真珠。」
七寶-辞源3
【七寶】㊀用多種寶物裝飾的器物,泛稱七寶。如 西京雜記一有七寶綦履,二有七寶牀; 北齊書 穆后傳有七寶香車、開元天寶遺事有七寶花障等。㊁七種寶物。新唐書七六 后妃傳上 則天武皇后:“太后又自加號 金輪聖神皇帝,置七寶于廷:曰金輪寶、曰白象寶、曰女寶、曰馬寶、曰珠寶、曰主兵臣寶、曰主藏臣寶,率大朝會則陳之。”佛教七寶名目説法不一,參閲 翻譯名義集三 七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