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垂-汉语大词典
三垂1.犹三边。指东、西、南三方边疆。
●《文选·扬雄<羽猎赋>》:“虽颇割其三垂,以赡齐民。”
李善注:“三垂,谓西方、南方、东方。”
●汉桓宽《盐铁论·备胡》:“今三垂已平,唯北边未定。”
2.犹三边。指东、南、北三方边疆。
●《汉书·诸侯王表序》:“诸侯比境,周匝三垂。”
颜师古注:“三垂,谓北、东、南也。”
三垂-全唐诗宋词元曲典故辞典
三垂
【出典】 《汉书》卷一四《诸侯王表》:“诸侯比境,周币三垂,外接胡越。”唐·颜师古注:“三垂,谓北、东、南也。”《汉书》卷八五《谷永传》:“方今四夷宾服,皆为臣妾,北无薰粥冒顿之患,南无赵佗、吕嘉之难,三垂晏安,靡有兵革之警。”
【释义】 西汉时称北、东、南三方面的边境为三垂。后世常用以咏安边与拓边。
【例句】 恢六典、斥三垂。(无名氏《虞主回京四首·十二时》3725)这里用以称颂逝世的皇帝曾经开拓宋朝的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