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寶-中華語文大辭典
三寶三宝ㄙㄢ ㄅㄠˇsānbǎo1.三種寶貴的東西。[例]人參、貂皮、烏拉草是東北的~。2.道家的三種寶貴事物,即「精、氣、神」;或說為老子的「慈、儉、不敢為天下先」。3.佛家的三種寶貴事物,即佛寶(佛陀)、法寶(教法)和僧寶(出家團體),為佛教信仰的核心和基礎。
三寶-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
三寶ㄙㄢ ㄅㄠˇsān bǎo①三種寶貴的事物。《老子.第六七章》:「我有三寶,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儉,三曰不敢為天下先。」《六韜.卷一.文韜.六守》:「太公曰:『大農、大工、大商,謂之三寶。』」②佛教以佛陀是佛寶,佛的教法是法寶,出家團體為僧寶,此三者能令人止惡、行善、離苦、得樂,極為尊貴,故稱為「三寶」。《賢劫經.卷一》:「敬三寶本決眾疑網,奉行慇懃而不休廢。」南朝梁.王琰《冥祥記.陳秀遠》:「少奉三寶,年過耳順,篤業不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