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峽-辞源3
【三峽】峽名。1.今 重慶 奉節縣至 湖北 宜昌市之間的 長江兩岸,重岩疊嶂,無地非峽,就其最險者稱爲 三峽。文選 晉 左太沖(思)蜀都賦:“經 三峽之崢嶸,躡 五屼之蹇滻。”三峽所指,歷代説法不一:(1)明月峽(巫峽)廣德峽(秭歸峽)東突峽(歸鄉峽)—— 藝文類聚六 庾仲雍 荆州記(2)巫峽 巴峽 明月峽—— 太平寰宇記一三五 利州(3)西峽 巫峽 歸峽—— 太平寰宇記一四八 夔州、明 郝郊 入蜀紀見 今以 瞿塘峽 巫峽 西陵峽爲三峽。2. 廣東 北江自 英德至 清遠間也有三峽,名 中宿 大廟 湞陽。參閲 清 屈大均 廣東新語三 三峽。
三峽-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
三峽ㄙㄢ ㄒㄧㄚˊsān xiá瞿塘峽、巫峽、西陵峽的合稱。地當長江上游,介於四川、湖北兩省之間,長七百里,兩岸連山,絕無斷處,灘多水急,舟行甚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