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明-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
三明ㄙㄢ ㄇㄧㄥˊsān míng①日、月、星。晉.崔豹《古今註.卷下.問答釋義》:「三王,三明也;五霸,五嶽也。」②佛教謂佛和阿羅漢所擁有的三種神通:⑴悉知一切眾生過去世的種種,稱為「宿命明」。⑵悉知一切眾生在未來世的生死狀況,稱為「天眼明」。⑶悟道、斷除一切煩惱所得的智慧,由此達到解脫,稱為「漏盡明」。《大智度論.卷二》:「宿命、天眼、漏盡名為三明。」也作「三達」。
三明-辞源3
【三明】㊀日、月、星。晉 崔豹 古今注下 問答釋義:“三王,三明也;五霸,五嶽也。”㊁ 漢 段熲字 紀明,與 皇甫威明、張然明稱 涼州三 明。見 後漢書六五 段熲傳。宋 黃庭堅 豫章集二 次韻劉景文登鄴王臺見思詩之四:“路尋西九曲,人似 漢三 明。”晉 諸葛恢 荀闓 蔡謨三人,都以 道明爲字,著名當時,號稱中興三 明,又稱京都三 明。見 文選 南朝 梁 任彦昇(昉)王文憲集序 注引 晉中興書、及 晉書七七 諸葛恢傳。㊂佛教以天眼明、宿命明、漏盡明爲三明。文選 南齊 王ॳѦ\u0016(屮)頭陁寺碑:“氣茂三明,情超六入。”注:“維摩經曰:‘佛身卽法身也,從六通生,從三明生。’僧肇曰:‘天眼、宿命、漏盡爲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