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殿-汉语大词典
三殿1.即唐大明宫之麟德殿。
●《玉海·宫室·唐三殿》:“三殿者,麟德殿也。一殿而有三面,故名。亦曰三院。结邻郁仪楼即三殿之东西廊也。”
●唐杜甫《送翰林张司马南海勒碑》诗:“诏从三殿去,碑到百蛮开。”
●唐韩愈《李公墓志铭》:“十三年,公与忠武军节度使司空光颜、邠宁节度使尚书钊,俱来朝,上为之燕三殿。”
2.指皇宫中的三大殿。亦借指皇宫。
●宋王安石《送郓州知府宋谏议》诗:“通班三殿邃,徙部十城兼。”
●清昭梿《啸亭杂录·国初定三院》:“至顺治戊戌,始复明制,改设中和殿、保和殿、武英殿、文华殿、文渊阁、东阁诸大学士名。乾隆戊辰,特旨罢中和殿大学士,改为体仁阁,以配三殿三阁之名焉。”
3.宋时太皇太后在世,与皇太后、皇后并称三殿;若无太皇太后,则天子与太后、皇后亦称三殿。
●宋钱勉《钱氏私志》:“上同三殿徐登步辇还内。”
●宋程大昌《演繁露·三宫三殿》:“国朝有太皇太后时,并皇太后、皇后称三殿,其后,乘舆行幸,奉太后,偕皇后以出,亦曰三殿。”
三殿-辞源3
【三殿】㊀ 唐 麟德殿的别名。玉海一六〇 唐三殿:“三殿者,麟德殿也。一殿而有三面,故名。亦名三院。”此殿多作宴會之用。㊁ 明 清以 皇極殿(清改 太和殿)、中極殿(又名 華蓋殿,清改 中和殿)、建極殿(又名 謹身殿,清改 保和殿)爲三大殿,節日慶典,命將出師,殿攷朝攷,宴待外使皆分别在三殿舉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