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箧-汉语大词典
三箧1.犹三箱。
●《汉书·张安世传》:“世书三箧,诏问莫能知,惟安世识之。”
●宋黄庭坚《叔父给事挽词》之七:“三箧飞书公对狱,元丰天子照奸回。”
●清梁章钜《归田琐记·张孟词贡士》:“朱文正师得孟词死耗,寄家人书并诗云:‘……五车便炙輠,三箧富遗籯。’”
2.佛教语。指声闻藏、缘觉藏和菩萨藏。
●唐太宗《圣教序》:“一乘五律之道,驰骤于心田;八藏三箧之文,波涛于口海。”
●唐玄应《一切经音义》卷七:“三箧……谓声闻、缘觉、菩萨为三也。”
收三箧-全唐诗宋词元曲典故辞典
收三箧安世三箧
【出典】 《汉书》卷五十九《张汤传》附《张安世传》:“安世字子孺,少以父任为郎。用善书给事尚书,精力于职,休沐未尝出。上行幸河东,尝亡书三箧,诏问莫能知,唯安世识之,具作其事。后购求得书,以相校无所遗失。”
【释义】 收三箧,指汉武帝曾丢失图书三箧,后经张安世记忆,购求找回。此事常用作记忆、搜求图书的典故。
【例句】 ①汉使收三箧,用诗采百篇。(李端《送耿拾遗使江南括图书》3256)这里用汉使购求所失秘府图书事,喻指耿湋奉命搜求图书。②应奉五行,安世三箧。(李瀚《蒙求》9962)这里举张安世记忆汉武帝所丢三箧书事,作为提供学童学习典故之一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