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藩之亂-中華語文大辭典
三藩之亂三藩之乱ㄙㄢ ㄈㄢˊ ㄓ ㄌㄨㄢˋsānfánzhīluànㄙㄢ ㄈㄢ ㄓ ㄌㄨㄢˋsānfānzhīluàn清聖祖康熙十二年(1673),平西王吳三桂因朝廷撤藩而起兵叛亂,平南王尚可喜之子尚之信,與靖南王耿仲明之子耿精忠亦起兵反叛,後遭清廷陸續平定,史稱「三藩之亂」。
三藩之亂-辞源3
【三藩之亂】清初 吳三桂 尚之信 耿精忠原爲 明將,降 清後以鎮壓、屠殺人民起家。清初分封 吳三桂爲 平西王,守 雲南; 尚可喜爲 平南王,守 廣東; 耿繼茂爲 靖南王,守 福建,稱三藩。後逐漸發展爲地方武裝割據勢力。康熙十二年(公元1673年),清政府下令撤藩,吳三桂、尚之信(可喜子)、耿精忠(繼茂子)相繼反 清。先後爲 清軍所敗。參閲 清史稾 聖祖紀一、清 魏源 聖武記二 康熙戡定三藩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