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亢不卑-中华成语大词典
不亢不卑
【拼音】:bù kàng bù bēi
解释
亢:高傲;卑:低、自卑。指对人有恰当的分寸,既不低声下气,也不傲慢自大。
出处
明·朱之瑜《答小宅生顺书十九首》:“圣贤自有中正之道,不亢不卑,不骄不诌,何得如此也!”
示例
他这远愁近虑,~,他们奶奶就不是和咱们好,听他这一番话,也必要自愧的变好了。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五十六回
近义词
不骄不躁、不卑不亢
反义词
骄傲自大
歇后语
晏子斗楚王
语法
作谓语、定语;形容为人处事有分寸
英文
show neither inferiority nor superiority
日文
高(たか)ぶらず諂(へつら)わず;傲慢(ごうまん)でもなく卑屈(ひくつ)でもない
俄文
без высокомéрия,но и без низкопоклóнства
成语故事
春秋末年齐国宰相晏婴奉命出使楚国,楚王百般刁难他,先是让他从小门进城,然后说他是矮子,用最差的饭菜招待他,最后用两个齐国囚犯来羞辱他,均被他的不卑不亢的态度及高超的外交才能所折服,结果楚王自取其辱
不亢不卑-中華語文大辭典
不亢不卑ㄅㄨˊ ㄎㄤˋ ㄅㄨˋ ㄅㄟbúkànɡ-bùbēiㄅㄨˋ ㄎㄤˋ ㄅㄨˋ ㄅㄟbùkànɡ-bùbēi既不高傲,也不卑屈。形容態度平和,言行得體。也作「不卑不亢」。[例]她待人行事~,足為表率。
清-曹雪芹-第五十六回-《红楼梦》:他这远愁近虑,不亢不卑,他们奶奶就不是和咱们好,听他这一番话,也必要自愧的变好了。
当代-佚名-1981年第8期-《新观察》:在同外国专家的交往中,他勇于坚持真理,无论在学术讲坛,还是在谈判桌边,他始终坚持了不亢不卑的正确态度。
现代-廖西岚--《海上,江山》:我昨天看你见了大官也不亢不卑,还敬佩你,谁知也是个马屁精!
近代-文康-第十八回-《儿女英雄传》:顾先生不亢不卑,受了半礼,便道:“大人请便。”
现代-阮章竞--《群山·冬晨》:两个国民党副官看见林穆年青英俊,不亢不卑,态度爽朗,就主动地过来,打开烟盒请林穆等人抽烟。
清-徐釚--《词苑丛谈·一·体制》:词要不亢不卑,不触不悖,蓦然而来,悠然而逝。
清-逍遥子-一七-《后红楼梦》:黛玉就说出一番不亢不卑的话来,叫贾政以下人人敬服,没有一个字儿好驳回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