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吴曾--《能改斋漫录·议论》:故中兴难于创业,是谓不刊之说。
宋-华镇--《谢解启》:操衡石之权者,苟无至当之归,事枝叶之辞者,谁是不刊之论。
元-郝经--《删注刑统赋序》:“金国有天下,典章法度文物声名在元魏右。”经尝以是为不刊之论。
明-倪元璐--《请毁要典疏》:三案者,天下之公议,要典者,魏氏之私书。三案自三案,要典自要典。今为金石不刊之论者,诚未深思。若夫翻即纷嚣,改亦多事,以臣所见,惟有毁之而已。
当代-孙犁--《万国儒〈欢乐的离别〉小引》:这可以说是不刊之论,我有同感。
近代-周祥骏--《与仁航生书》:《乐记》之言曰:“以道制欲,则乐而不乱;以欲忘道,则惑而不乐。”宋儒之言曰:“私欲净尽,天理流行。”此皆不刊之论也。
元-马端临--《文献通考·经籍考五十四》:文元公有言曰:‘明法身之体者,莫辩于《楞严》;明法身之用者,莫辩于《华严》。’学佛者以为不刊之论。
bù kān zhī lùn
1、这些经典著作,都是不刊之论,应该好好地阅读。
2、古人的某些言论犹如不刊之论,已深深印在了我的脑海中。
3、古人的某些言论犹如不刊之论,已深深印在了我的脑海中。
4、他批判形而上学的文章,堪称不刊之论。
5、这句话真是与天地共存,与日月同辉的不刊之论。也作“不刊之说”。
6、在单位,他说话经常是不刊之论,办事总是目无全牛,使大家感觉差强人意。
7、萧统此评一出,如空谷足音,即成千年不刊之论。
8、勇谋相较,谋取为多,勇谋相搏,谋着多胜,此为不刊之论。
9、他的话并非不刊之论,他不过仗势罢了。
10、这个基本诊断在我看来真是不刊之论!
11、这本著作的结论和观点已是不刊之论.
12、从那时起,这一结论就被许多人当成了不刊之论。
13、孔夫子的这句话,实为不刊之论,大有道理。
14、希望大家发动你们的朋友,帮得了就帮吧!好人有好报,不刊之论啊!
15、这个基本诊断在我看来真是不刊之论!
16、小明的妈妈是一位十足的基督教徒,他以为圣经里说的都为不刊之论。
17、鲁迅的杂文语言犀利,思惟深刻,都属于不刊之论。
18、人民群众的发言是不刊之论,我们没有什么可补充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