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然-中華語文大辭典
不然不然ㄅㄨˋ ㄖㄢˊbùrán1.不是如此。[例]局勢看似平和,實則~。2.連詞。連接複句中的分句,表示假如不是上文所說的情況就會出現如後文所說的情況,相當於「否則」。[例]勇敢放手一搏,~就錯失良機了。
不然-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
不然ㄅㄨˋ ㄖㄢˊbù rán否則否則①不如此、不這樣。《文選.陳琳.檄吳將校部曲文》:「非國家鍾禍於彼,降福於此也。逆順之分,不得不然。」《紅樓夢.第四三回》:「鳳姐又笑道:『上下都全了。還有二位姨奶奶,他們出不出,也問一聲兒。儘到他們是禮,不然,他們只當小看了他們了。』」②難不成、莫不是。宋.辛棄疾〈浣溪沙.百世孤芳〉詞:「百世孤芳肯自媒,直須詩句與推排。不然喚近酒邊來。」③否定對方所說的話。《梁公九諫》:「不然。若得殿前八十二員大臣比並,事當不可觀。」《儒林外史.第二〇回》:「匡超人道:『不然!不然!我們在裡面也和衙門一般。』」④不如。《永樂大典戲文三種.張協狀元.第一一出》:「你不然胡亂嫁與我,那個丫頭到罵我,欺我是小孩兒。」《紅樓夢.第一九回》:「茗烟撅了嘴,便道:『二爺罵著打著,叫我帶了來。這會子推到我身上。我說別來罷;不然,我們還去罷。』」⑤不行、行不通。元.無名氏《凍蘇秦.第三折》:「聽知的張儀哥哥,做了秦邦右相,我去那裡圖個進身,便不然也好借些盤纏。」⑥不悅、不高興。《水滸傳.第四回》:「趙員外看了來書,好生不然。回書來拜覆長老說道:『壞了的金剛、亭子,趙某隨即備價來修,智深任從長老發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