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祿-辞源3
【不祿】㊀士死的諱稱。意爲不再享俸祿。禮 曲禮下:“天子死曰崩,諸侯曰薨,大夫曰卒,士曰不祿,庶人曰死。”㊁諸侯、大夫死,訃告上的謙稱。禮 雜記上:“君訃於他國之君,曰寡君不祿;……大夫訃於同國適者(卽地位相當者),曰某不祿。”㊂夭折。禮 曲禮下:“壽考曰卒,短折曰不祿。”
不祿-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
不祿ㄅㄨˋ ㄌㄨˋbù lù①古稱士死為「不祿」,意指不再享有俸祿。《禮記.曲禮下》:「天子死曰『崩』、諸侯曰『薨』,大夫曰『卒』,士曰『不祿』,庶人曰『死』。」②年少而死。禮記.曲禮下:「壽考曰『卒』、短折曰『不祿』。」唐.孔穎達.正義:「此並是有德未經仕而死者之稱也。……若有德不仕,老而死者從大夫之稱,故曰『卒』也;若少而死者,則從士之稱,故曰『不祿』。」③泛指死亡。《國語.晉語二》:「又重之以寡君之不祿,喪亂並臻。」三國吳.韋昭.注:「禮,君死赴於他國曰:『寡君不祿』,謙也。」《大宋宣和遺事.元集》:「未幾一年,司馬光不祿;章惇等入相,再行新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