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耐煩-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
不耐煩ㄅㄨˋ ㄋㄞˋ ㄈㄢˊbù nài fán①急躁而無耐心的樣子。《宋書.卷五三.庾登之傳》:「炳之為人,強急而不耐煩,賓客干訴非理者,忿詈形於辭色。」《紅樓夢.第一七、一八回》:「那時賈薔帶領十二個女戲,在樓下正等的不耐煩,只見一太監飛來說:『作完了詩,快拿戲目來。』」也作「不奈煩」。②不舒服。《紅樓夢.第三五回》:「迎春身上不耐煩,不吃飯。」③沒完沒了。《二刻拍案驚奇.卷二五》:「鄭蕊珠負極叫喊:『救人!』怎當得上邊人拿住徐達,你長我短,嚷得一個不耐煩。」④十分、不得了。《二刻拍案驚奇.卷二二》:「大家多說道:『好一個所在!只該聚飲一回。』公子見說,興高得不耐煩。」⑤有一段很長的時間。《西遊記.第一五回》:「行者道:『菩薩此時已到南海,不耐煩矣。』」也作「不耐心煩」。
不耐煩-辞源3
【不耐煩】謂不能承受煩劇之事,急躁。文選 三國 魏 嵇叔夜(康)與山巨源絶交書:“心不耐煩,而官事鞅掌。”宋書 庾登之傳附 庾炳之:“炳之爲人,彊急而不耐煩,賓客干訴非理者,忿詈形於辭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