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山

艺空字典 > 东山

东山的拼音

dōng shān

东山的同音词

拼音为dōng的汉字
拼音为shān的汉字
拼音为dong的汉字
拼音为shan的汉字

东山的基础解释

东山的详细解释

东山的按字解释

东山的词典解释

东山-汉语大词典

东山1.《诗·豳风·东山》:“我徂东山,慆慆不归。”
●朱熹集传:“东山,所征之地也。”
后因以代指远征或远行之地。
●宋叶梦得《石林诗话》卷上:“玉汝有爱妾刘氏,将行,剧饮通夕……刘贡父,玉汝姻党,即作小诗寄之以戏云:‘嫖姚不复顾家为,谁谓东山久不归。’”
●清龚自珍《己亥杂诗》之四:“此去东山又北山,镜中强半尚红颜。”
2.《孟子·尽心上》:“孔子登东山而小鲁。”
赵岐注:“东山,盖鲁城东之高山。”
后因以代指鲁地。
●宋李清照《上枢密韩肖胄诗》:“嫠家父祖生齐鲁,位下名高人比数……欲将血泪寄山河,去洒东山一抔土。”
3.据《晋书·谢安传》载,谢安早年曾辞官隐居会稽之东山,经朝廷屡次征聘,方从东山复出,官至司徒要职,成为东晋重臣。又,临安、金陵亦有东山,也曾是谢安的游憩之地。后因以“东山”为典。指隐居或游憩之地。
●唐王维《戏赠张五弟諲》诗之一:“吾弟东山时,心尚一何远!”
●宋沈遘《吴正肃公挽歌辞》之一:“暂作东山去,还期宣室来。”
●清赵翼《秋帆制府挽诗》:“南国烽烟悲远道,东山丝竹渺前尘。”
4.代指谢安。
●唐李白《登金陵冶城西北谢安墩》诗:“想象东山姿,缅怀右军言。”
●清顾炎武《上吴侍郎旸》诗:“征虏投壶暇,东山赌墅优。”
5.泛指名高望重的人。
●清赵翼《唐荆川先生读书处》诗之一:“并世文章无北地,当年声望此东山。”
●赵朴初《何满子·东山》词:“悄悄非关多病,三年不见东山。花事绸缪风又雨,更兼蜂妒莺谗。”
按,《人民文学》1977年第一期发表时附注云:“时见江青爪牙讲话,矛头指向周总理,赋此书愤。”
6.泛指东面的山。
●宋苏轼《赤壁赋》:“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
●清郑燮《道情》之一:“一霎时波摇金影,蓦抬头月上东山。”
●杨朔《雪浪花》:“那外国人想雇我的驴去逛东山。”
7.春秋时少数民族赤狄别种东山皋落氏的省称。
●《国语·晋语一》:“﹝晋献公﹞是故使申生伐东山,衣之偏裻之衣,佩之以金玦。”
韦昭注:“东山,皋落氏。”
8.南朝梁何胤的别称。
●《南史·何胤传》:“初,胤二兄求点并栖遁,求先卒,至是胤又隐。世号点为‘大山’,胤为‘小山’,亦曰‘东山’。”

东山-全唐诗宋词元曲典故辞典

东山
【出典】 《世说新语·排调》:“初,谢安在东山居,布衣,时兄弟已有富贵者。”又,“谢公始有东山之志,后严命屡臻,势不获已,始就桓公司马。”晋·孙盛《晋阳秋》:“安家于会稽上虞县,优游山林六七年,闻征召不至。”
【释义】 晋谢安应桓温之请出任司马前,曾隐居于会稽上虞县西南之东山,优游自乐;后因用“东山”作为咏隐居的典故。
【例句】 ①东山有谢安,枉道降鸣銮。(刘宪《奉和幸韦嗣立山庄侍宴应制》783)这里以高卧东山之谢安借指退居山庄的韦嗣立。②迹是东山恋,心惟北阙悬。(魏奉古《奉酬韦祭酒偶游龙门北溪忽怀骊山别业因以言志示弟淑奉呈诸大僚之作》989)诗咏韦嗣立重游他的龙门北溪山居。这里用“东山恋”表现他的游踪有似眷恋栖隐生涯。③吾弟东山时,心尚一何远。(王维《戏赠张五弟諲三首》其一1238)这里以“东山”喻指张諲隐居之地。④遂令东山客,不得顾采薇。(王维《送綦毋潜落第还乡》1243)綦毋潜应试前在家读书,这里因以“东山客”为喻。⑤遁迹东山下,因家沧海隅。(王维《济上四贤咏·崔录事》1252)这里借以表现崔氏归田隐居。⑥常辞小县宰,一往东山东。(李颀《赠苏明府》1340)这里以“一往东山东”追述苏氏归隐。⑦生事东山远,田园芳岁阑。(李颀《崔五宅送刘跂入京》1344)这里借以感叹因谋生而远离隐居的家园。⑧何时可为乐,梦里东山人。(李颀《寄镜湖朱处士》1359)这里以“东山人”喻指朱处士。⑨诏书征拜脱荷裳,身去东山闭草堂。(刘长卿《喜朱拾遗承恩拜命赴任上都》1572)这里以“身去东山”喻指朱拾遗离开隐居的家园,应征入仕。⑩东山谒居士,了我生死道。(孟云卿《放歌行》1607)这里用“东山”以切访隐士。(11)安石在东山,无心济天下。一起振横流,功成复潇洒。(李白《赠常侍御》1751)这里用谢安由高卧东山出而济世事,作为大贤有卷舒的范例。(12)东山春酒绿,归隐谢浮名。(李白《留别西河刘少府》1782)这里借以自述思隐之情。(13)绿萝长不厌,却欲还东山。(李白《送赵判官赴黔府中丞叔幕》1808)这里借以喻指归隐心愿。(14)莫学东山卧,参差老谢安。(李白《送梁四归东平》1808)这里反用谢安事,劝勉梁氏不要归隐不出。(15)想像东山姿,缅怀右军言。(李白《登金陵冶城西北谢安墩》1836)这里以“东山姿”指谢安的风度。(16)所愿归东山,寸心于此足。(李白《春滞沅湘有怀山中》1860)这里借以自述归隐的愿望。(17)故人栖东山,自爱丘壑美。(李白《题元丹丘山居》1873)这里用“东山”以切元丹丘的栖隐山居。(18)未真南宫拜,聊偃东山居。(韦应物《赠丘员外二首》其一1925)这里借以点明丘员外栖隐家园。(19)徒令惭所问,想望东山岑。(韦应物《答冯鲁秀才》1947)这里借以自述思隐的心绪。(20)圣朝须助理,绝莫爱东山。(张谓《送青龙一公》2017)这里借以劝慰青龙一公,不要隐居不出。(21)雅望期三人,东山未可寻。(包佶《奉和柳相公中书言怀》2140)这里借以表示希望柳相公不要退隐。(22)一卧东山三十春,岂知书剑老风尘。(高适《人日寄杜二拾遗》2218)这里借谢安高卧东山,比拟杜二(甫)多年流落,不曾在朝为官。(23)东山足松桂,归去结茅茨。(高适《使青夷军入居庸三首》其二2232)这里借以自述归隐之思。(24)从此东山非昔游,长嗟人与弦俱绝。(刘禹锡《伤秦姝行》4002)这里用谢安东山妓事,以东山喻指“秦姝”生前的居处。(25)功成名遂会归老,请向东山为近邻。(刘禹锡《将赴汝州途出浚下留辞李相公》4004)这里以东山喻指李相公来日归隐之地,暗将他比作谢安。(26)恩华辞北第,潇洒爱东山。(刘禹锡《和李相公以平泉新墅获方外之名因为诗以报洛中士君子兼见寄之什》4041)这里以东山喻指李相公(德裕)的平泉别墅。(27)谢公莫道东山去,待取阴成满凤池。(刘禹锡《庙庭偃松诗》4056)诗咏丞相裴度后阁的松树。作者将裴度比作谢安,希望裴度不要归隐而对此松继续加以栽培。有以松自比之意。(28)天下苍生望不休,东山虽有但时游。(刘禹锡《奉和裴令公夜宴》4126)这里以东山喻指裴令公的别墅,暗将裴氏比作谢安,称颂他为了苍生没有归隐。(29)东山有归志,方接赤松游。(李德裕《奉和太原张尚书山亭书怀》5389)东山归志表现张尚书有归隐之心,暗将张尚书比作谢安。(30)清辉在昏旦,岂异东山游。(崔公信《和太原张相公山亭怀古》5498)这里说张相公(弘靖)山亭之乐不减当年谢安东山之游。意在称美。(31)兹焉得高趣,高步谢东山。(高铢《和太原张相公山亭怀古》5545)这里说张相公山亭即有东山之趣,暗将张相公比作谢安。(32)东山期已定,相许便抽簪。(薛能《赠歌人》6476)这里以谢安自比,表示愿携“歌人”归隐。(33)东山夜宴酒成河,银烛荧煌照绮罗。(李群玉《长沙陪裴大夫夜宴》6604)这里以“东山”代指夜宴之所,暗以谢安比裴大夫。(34)莫辞倒载吟归去,看欲东山又吐茵。(段成式《和徐商贺卢员外赐绯》6767)这里用“东山”是暗以谢安比徐商,表示对他的颂美。(35)莺里花前选孟光,东山逋客酒初狂。(段成式《嘲元中丞》6769)元中丞有戏妓之事,这里暗以携妓东山的谢安(东山逋客)指元中丞,含嘲戏之意。(36)宁知北阙元勋在,却引东山旧客来。(李郢《奉陪裴相公重阳日游安乐池亭》6852)这里以“东山旧客”指裴相公,赞美他闲逸的性情。(37)借问景阳台下客,谢家谁更卧东山。(储嗣宗《春怀寄秣陵知友》6887)这里以叹息东山无人,暗含催促友人归还之意。(38)悔下东山石,贫于南阮家。(陆翱《闲居即事》7907)这里用“东山”代指自己昔日隐居之地。

东山的引证

东山的成语故事

东山的例句

东山的成语接龙

东山的组词

东山的近义词

东山的反义词

相关字词

东山的反义词 东山的近义词 东山的同音词 东山的东是什么意思 东山的山是什么意思

大家都在搜

  • 东山的词语
  • 东能组什么词
  • 东能组什么词语
  • 东可以组什么词
  • 东可以组什么词语
  • 东字可以组什么词
  • 东字可以组什么词语
  • 东字能组什么词
  • 东字能组什么词语
  • 东字开头的成语
  • 东字结尾的成语
  • 山能组什么词
  • 山能组什么词语
  • 山可以组什么词
  • 山可以组什么词语
  • 山字可以组什么词
  • 山字可以组什么词语
  • 山字能组什么词
  • 山字能组什么词语
  • 山字开头的成语
  • 山字结尾的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