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瓜络

艺空字典 > 丝瓜络

丝瓜络的拼音

sī guā luò

丝瓜络的同音词

拼音为sī的汉字
拼音为guā的汉字
拼音为luò的汉字
拼音为si的汉字
拼音为gua的汉字
拼音为luo的汉字

丝瓜络的基础解释

丝瓜肉干枯后剩下的纤维体。可以入药,亦可作洗涤器皿之用。

丝瓜络的详细解释

  1. 丝瓜肉干枯后剩下的纤维体。可以入药,亦可作洗涤器皿之用。


丝瓜络的按字解释

丝瓜络的词典解释

丝瓜络-中药大典

丝瓜络
丝瓜络
Retinervus Luffae Fructus
(英)Vegetable Sponge of Luffa
别名 丝瓜筋、丝瓜布。
来源 为葫芦科植物丝瓜Luffa cylindrica (L.) Roem.的果实的维管束。
植物形态 一年生攀援草本。茎有5棱,光滑或棱上有粗毛;卷须通常3裂。叶片掌状5裂,裂片三角形或披针形,先端渐尖,边缘有锯齿,两面均光滑无毛。雄花的总状花序有梗,长10~15cm,花瓣分离,黄色或淡黄色,倒卵形,长约4cm;雌花的花梗长2~10cm;果实长圆柱形,长20~50cm,直或稍弯,下垂,无棱角,表面绿色,成熟时黄绿色至褐色,果肉内有强韧的纤维如网状。种子椭圆形,扁平,黑色,边缘有膜质狭翅。花果期8~10月。
全国各地均有栽培。
采制 夏、秋季果实成熟、果皮变黄、内部干枯时采摘,除去外皮及果肉,洗净,晒干,除去种子。
性状 药材为丝状维管束交织而成,多呈长棱形或长圆筒形,略弯曲,长30~70cm,直径7~10cm。表面淡黄白色。体轻,质韧,有弹性,不能折断。横切面可见子房3室,呈空洞状。气微,味淡。
化学成分 含木聚糖(xylan)、甘露聚糖(mannan)、半乳聚糖(galactan)等。
性味 性症,味甘。
功能主治 通络,活血,祛风。用于痹痛拘挛、胸胁胀痛、乳汁不通。

丝瓜络-

丝瓜络
目录
“丝瓜络”在《中国药典》
“丝瓜络”在《*辞典》
“丝瓜络”在《中华本草》
《中国药典》:丝瓜络
【拼音名】
Sī Guā Luò
【英文名】
RETINERVUS LUFFAE FRUCTUS
【来源】
本品为葫芦科植物丝瓜Luffa cylindrica (L.)Roem. 的干燥成熟果实的维管束。夏、秋二季果实成熟、果皮变黄、内部干枯时采摘,除去外皮及果肉,洗净,晒干,除去种子。
【性状】
本品为丝状维管束交织而成,多呈长棱形或长圆筒形,略弯曲,长30~70cm,直径7~10cm。表面淡黄白色。体轻,质韧,有弹性,不能折断。横切面可见子房3室,呈空洞状。气微,味淡。
【炮制】
除去残留种子及外皮,切段。
【性味】
甘,平。
【归经】
归肺、胃、肝经。
【功能主治】
通络,活血,祛风。用于痹痛拘挛,胸胁胀痛,乳汁不通。
【用法用量】
4.5~9g。
【贮藏】
置干燥处。
【摘录】
《中国药典》
《*辞典》:丝瓜络
【出处】
《本草再新》
【拼音名】
Sī Guā Luò
【别名】
丝瓜网(《医林纂要》),丝瓜壳(《分类草药性》),瓜络、絮瓜瓤(《广州植物志》),天罗线(《药材资料汇编》),丝瓜筋(《江苏植药志》),丝瓜瓤(《河北药材》),千层楼(《湖南药物志》)。
【来源】
为葫芦科植物丝瓜老热果实的网状纤维或粤丝瓜的枯老果实。秋季采取枯老的果实,搓去外皮及果肉,或用水浸泡至果皮和果肉腐烂,取出洗净。除去种子,晒干,称丝瓜络。广东粤丝瓜采取后不去皮、子,称为丝瓜布。
【原形态】
植物形态详丝瓜条。
【性状】
①丝瓜络呈长圆筒形或长棱形,略弯曲,两端较细。长约25~60厘米,中间直径约6~8厘米。表面白色或黄白色,全体系由多层丝状纤维交织而成的网状物。体轻,质坚韧,不能折断。横切面可见子房3室,形成3个大空洞,内有少数残留的黑色种子。气无,味淡,以筋细、质韧。洁白、无皮者为佳。全国各地均产,以浙江、江苏所产者质量为好。②丝瓜布外形呈长圆筒形,一端具坚韧的果柄,果皮灰黄色,上有10条纵向棱线,果皮质脆。其余均与丝瓜络相似。主产广东。
【化学成份】
丝瓜络含木聚糖及纤维素,可能还含甘露聚糖、半乳聚糖及木质素等。
【炮制】
丝瓜络:洗净晒干,切段。炒丝瓜络:取切成小段的丝瓜络,用缺皮拌炒至黄色为度,取出,筛去麸皮。丝瓜络炭:取切成小段的丝瓜络,盛锅内(装满为度),上覆同样大小的锅一只,两锅结合处以黄泥封严,然后用微火烧煅约4~5小时停火(一般用白纸贴在上面锅底上,纸呈焦黄色时为煅透),侯冷取出。
【性味】
甘,平。①《本草便读》:味甘,性寒。②《南宁市药物志》:甘,平,无毒。
【功能主治】
通经活络,抽搐。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1.5~3钱;或烧存性研末。外用:煅存性研末调敷。
【摘录】
《*辞典》
《中华本草》:丝瓜络
【出处】
出自《本草再新》
【拼音名】
Sī Guā Luò
【英文名】
Towel Gourd Vegetable Sponge, Vegetable Sponge of Luffa
【别名】
天萝筋、丝瓜网、丝瓜壳、瓜络、絮瓜瓤、天罗线、丝瓜筋、丝瓜瓤、千层楼、丝瓜布。
【来源】
药材基源:为葫芦科植物丝瓜或奥丝瓜成熟果实的维管束。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Luffa cylindrica (L.) Roem., L. Acutangula Roxb.采收和储藏:秋季果产成熟,果皮变黄,内部干枯时采摘,搓去外皮及果肉;或用水浸泡至果皮和果肉腐烂,取出洗净,除去种子,晒干。
【原形态】
一年生攀援草本。茎枝粗糙,有棱沟,有微柔毛。茎须粗壮,通常2-4枝。叶互生;叶柄粗糙,长10-12cm,近无毛;叶片三角形或近圆形,长宽均为10-12cm,通常掌状5-7裂,裂片三角形,中间较长,长8-12cm,洗端尖,边缘有锯齿,基部深心形,上面深绿色,有疣点,下面浅绿以,有短柔毛,脉掌状,具白色长柔毛。花单性,雌雄同株;雄花通常10-20朵生于总状花序的顶端,花序梗粗壮,长12-14cm,花梗长2cm;花萼筒钟形,被短柔毛;花冠黄色,幅状,开后直径5-9cm,裂片5,长圆形,长0.8-1.3cm,宽0.4-0.7cm,里面被黄白色长柔毛,外面具3-5条突起的脉,雄蕊5,稀3,花丝6-8mm,花初开放时稍靠合,最后完全分离;雌花单生,花梗长2-10cm;花被与雄花同,退化雄蕊3,子房长圆柱状,有柔毛,柱头3,膨大。果实圆柱状,直或稍弯,长15-30cm,直径5-8cm,表面平滑,通常有深色纵条纹,未成熟时肉质,成熟后干燥,里面有网状纤维,由先端盖裂。种子多数,黑色,卵形,扁,平滑,边毋狭翼状。花、果期夏秋季。
【生境分布】
丝瓜络全国各地均产,以浙江、江苏所产者质量为好。丝瓜布主产广东。
【性状】
性状鉴别 全体由维管束纵横交错而成。多呈长圆形状,略弯,两端稍细,长短不一,长可达70cm,直径5-10cm。表面黄白色,粗糙,有数条浅纵沟,有时可见残存的果皮和膜质状果内。体轻,质韧,富弹性;横断面可邮3个空腔,偶见残留黑色种子。气微,味淡。以个大、完整、筋络清晰、质韧、色淡黄白以、无种子者为佳。
【化学成份】
丝瓜络含木聚糖(Xy-lan)及纤维素,可能还含甘露聚糖、半乳聚糖及木质素等。丝瓜络含木聚糖(xylan)、甘露聚糖(mannan)、半乳聚糖(galactan)等[1]。
【药理作用】
1.对肝脏作用:所含齐墩果时酸对大鼠肝脏由四氯化碳引起的急性损伤有治疗作用,能减轻肝细胞浆空心变性、疏松变性、肝细胞坏死及小叶变性反应。2.其它作用:齐墩果叶酸有强心利尿作用以及抑制S一180瘤株的生长。
【毒性】
齐墩果叶酸po120mg/kg未见明显的毒性及副的反应。动物ig临床剂量的100倍,连服10天,镜检,脑、心、肝等11种器官未见明显损害,表明毒性低,使用安全。
【炮制】
1.丝瓜络:洗净晒干,切段。2.炒丝瓜络:取切成小段的丝瓜络,用麸皮拌炒至黄色为度,取出,筛去麸皮。3.丝瓜络炭:取切成小段的丝瓜络,盛锅内(装满为度),上覆同样大小的锅一只,两锅结合处以黄泥封严,然后用微火烧煅约4-5小时停火(一般用白纸贴在上面锅底上,纸呈焦黄色时为煅透),候冷取出。
【性味】
味苦;性凉;
【归经】
归肺;肝;胃经
【功能主治】
通经活络;解毒消肿。主胸胁疼痛;风湿痹痛,经脉拘挛,乳汁不通,肺势咳嗽,痈前程疮毒,他痈。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5-15g;或烧存性研末,每次1.5-3g。外用:适量,煅存性研末调敷。
【各家论述】
]1.《抽搐。
【摘录】
《中华本草》

丝瓜络的引证

丝瓜络的成语故事

丝瓜络的例句

丝瓜络的成语接龙

丝瓜络的组词

丝瓜络的近义词

丝瓜络的反义词

相关字词

丝瓜络的反义词 丝瓜络的近义词 丝瓜络的同音词 丝瓜筋 竹茹 透骨草 通草 橘叶 木贼草 橘皮 灯心草 丝瓜络的丝是什么意思 丝瓜络的瓜是什么意思 丝瓜络的络是什么意思

大家都在搜

  • 丝瓜的词语
  • 丝能组什么词
  • 丝能组什么词语
  • 丝可以组什么词
  • 丝可以组什么词语
  • 丝字可以组什么词
  • 丝字可以组什么词语
  • 丝字能组什么词
  • 丝字能组什么词语
  • 丝字开头的成语
  • 丝字结尾的成语
  • 瓜能组什么词
  • 瓜能组什么词语
  • 瓜可以组什么词
  • 瓜可以组什么词语
  • 瓜字可以组什么词
  • 瓜字可以组什么词语
  • 瓜字能组什么词
  • 瓜字能组什么词语
  • 瓜字开头的成语
  • 瓜字结尾的成语
  • 络能组什么词
  • 络能组什么词语
  • 络可以组什么词
  • 络可以组什么词语
  • 络字可以组什么词
  • 络字可以组什么词语
  • 络字能组什么词
  • 络字能组什么词语
  • 络字开头的成语
  • 络字结尾的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