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允

艺空字典 > 中允

中允的拼音

zhōng yǔn

中允的同音词

拼音为zhōng的汉字
拼音为yǔn的汉字
拼音为zhong的汉字
拼音为yun的汉字

中允的基础解释

1.公正:貌似~。 2.古代官名。

中允的详细解释

  1. 官名。

    汉 置,太子官属,又称中盾。 南朝 宋 齐 称中舍人。 唐 贞观 复改为中允,属詹事府,掌侍从礼仪,驳正启奏,并监药及通判坊局事。 清 末废。《后汉书·班彪传》:“其非朝日,﹝太子﹞使僕、中允旦旦请问而已。” 唐 杜甫 《奉赠王中允维》诗:“中允声名久,如今契阔深。”

  2. 公正。

    《宋书·符瑞志上》:“体正而王,中允克明。”如:貌似中允。


中允的按字解释

中允的词典解释

中允-中華語文大辭典

中允ㄓㄨㄥ ㄩㄣˇzhōnɡyǔn1.官名。漢置,太子屬官。南朝宋、齊,改稱「中舍人」。唐復改為「中允」,掌管侍從禮儀、審覈太子呈給皇帝的奏章文書、監管用藥等事。清末始廢。2.公正信實。[例]誠實~|待人接物,態度~。

中允-中国历代职官辞典

中允
官名。《宋书·百官志下》谓:“汉东京太子官属有中允之职,在中庶子下,洗马上,疑叵今中书舍人矣”。《续汉书·百官志四》以洗马接中庶子,不言有中允。晋初设中舍人,当前代中允。隋改称内允。唐初仍为中舍人。贞观初,改中允。高宗永徽三年(652),避太子忠讳,再改内允。太子废,仍为中允。唐中允,正五品下,隶左春坊,为主官左庶子副职。龙朔时曾改为左赞善大夫,旋复旧,后另设左赞善大夫。后辽南面官也有中允。元亦曾置。明、清左右春坊均置,秩正六品。

中允的引证

中允的成语故事

中允的例句

zhōng yǔn

1、仁宗以长懋曾为宫中同僚,超迁提拔,任其为中允。

中允的成语接龙

中允的组词

中允的近义词

中允的反义词

相关字词

中允的反义词 中允的近义词 中允的同音词 舆司马 人啬夫 力田 的正 均辨 率更令 中卿 宏父 中允的中是什么意思 中允的允是什么意思

大家都在搜

  • 中允的词语
  • 中能组什么词
  • 中能组什么词语
  • 中可以组什么词
  • 中可以组什么词语
  • 中字可以组什么词
  • 中字可以组什么词语
  • 中字能组什么词
  • 中字能组什么词语
  • 中字开头的成语
  • 中字结尾的成语
  • 允能组什么词
  • 允能组什么词语
  • 允可以组什么词
  • 允可以组什么词语
  • 允字可以组什么词
  • 允字可以组什么词语
  • 允字能组什么词
  • 允字能组什么词语
  • 允字开头的成语
  • 允字结尾的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