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狼-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
中山狼ㄓㄨㄥ ㄕㄢ ㄌㄤˊzhōng shān láng①戲曲劇目。敘述戰國時趙簡子獵於中山,射一狼,將殺之,得東郭先生搭救,後狼反欲為害東郭先生的故事。後明代康海、王九思、汪廷訥、陳與郊均有同題材的劇作。②比喻忘恩負義之人。《紅樓夢.第五回》:「子係中山狼,得志便猖狂。」
中山狼-中国神话大词典
中山狼
明马中锡《中山狼传》略云,赵简子大猎於中山,得狼,将杀之,遇墨者东郭先生藏之於囊而免。狼既出囊,乃欲食东郭先生。东郭先生与狼约,同问於前途所逢之三老。“三老”者,老杏、老牛与杖藜老子是也。杏、牛均以人负义,谓东郭先生为可食。独杖藜老子深知其情伪,遂设计诱狼入囊,与东郭先生共操匕首殪狼,弃道上而去。按:《红楼梦》第五回诗云:“子系中山狼,得志便猖狂。”谓是也。此蓋负恩兽型之民间传说,世界各国家民族多有之。明人杂剧多有以中山狼故事为题材者,如康海之《东郭先生误救中山狼》、王九思之《中山狼》、汪廷讷之《中山救狼》等。参见“民族传闻·(佤族)老倌与鰐鱼”(52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