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合璧-中华成语大词典
中西合璧
【拼音】:zhōng xī hé bì
解释
合璧:圆形有孔的玉叫璧,半圆形的叫半璧,两个半璧合成一个圆叫“合璧”。比喻中国和外国的好东西合到一块。
出处
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三十一回:“这长苗子是我们中国原有的,如今搀在这德国操内,中又不中,外又不外,倒成了一个中外合璧。”
示例
她转过脸去看墙壁上的字画:那也是“~”的,张大千的老虎立轴旁边陪衬着两列五彩铜版印的西洋画。 ★茅盾《子夜》八
近义词
土洋结合、亦中亦西
反义词
语法
作宾语、定语;指土洋结合
英文
a combination of Chinese and Western (techniques)
中西合璧-中華語文大辭典
中西合璧ㄓㄨㄥ ㄒ丨 ㄏㄜˊ ㄅ丨ˋzhōnɡxī-hébì中國與西方的風格和特性完美結合。[例]~的婚禮頗受新人青睞。
清-李宝嘉-五二回-《官场现形记》:咱们今天是中西合璧:这边底下是主位;密司忒萨坐在右首,他同来这位刘先生坐在左手。
现代-茅盾-八-《子夜》:她转过脸去看墙壁上的字画:那也是“中西合璧”的,张大千的老虎立轴旁边陪衬着两列五彩铜版印的西洋画,代表了春夏秋冬,都装在镂金边的镜框子里。
清-曾朴-第二二回-《孽海花》:那馆房屋的建筑法,是一座中西合璧的五幢两层楼。
现代-光未然--《回忆冼星海同志》:延安当时缺乏西洋乐器,为《黄河大合唱》写伴奏,他就利用当时当地所能找到的各种乐器,提琴、二胡、三弦、笛子、军号、大鼓等等一齐来,充分发挥它们的作用,巧妙地互相搭配,创造了中西合璧而富于民族色彩的伴奏音乐。
清-李宝嘉-第三一回-《官场现形记》:这长苗子是我们中国原有的,如今搀在这德国操内,中又不中,外又不外,倒成了个中西合璧。
近现代-蔡廷锴--《蔡廷锴自传·重整军旅》:所食之餐均是自办,菜数虽少,但是中西合璧,甚为精致。
当代-佚名-1983.1.14-《文汇报》:乐器中西合璧,伴奏更富色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