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觀-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
中觀ㄓㄨㄥ ㄍㄨㄢzhōng guān佛教用語:⑴大乘佛教中觀派的禪觀。其見解從世俗的真理觀之,由語言、概念所成立的現象是存在的。但從究竟的真理觀之,沒有絲毫真實存在的體性。修行者依這樣的見解來思惟、觀修。《三論玄義》:「若一法不窮,一言不盡,則戲論不滅,中觀不生。」⑵大乘佛教的中觀派。《南海寄歸內法傳.卷一》:「所云大乘無過二種,一則中觀;二乃瑜伽。」
中觀論-中華語文大辭典
中觀論中观论ㄓㄨㄥ ㄍㄨㄢ ㄌㄨㄣˋzhōnɡɡuānlùn書名。印度‧龍樹著,姚秦‧鳩摩羅什譯。四卷,二十七品,四百四十六頌。其內容闡明一切現象沒有真實存在的體性,依「無所得」的空觀而契入中道實相。為印度大乘佛教中觀學派的重要著作,也是漢傳佛教三論宗所據要典之一。又名《中論》、《根本中頌》。本論注疏頗多,隋‧吉藏《中觀論疏》最為著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