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宮-中華語文大辭典
九宮九宫ㄐ丨ㄡˇ ㄍㄨㄥjiǔɡōnɡ1.九宮格的簡稱。練習毛筆書法時所用的方格紙。每一大格依「井」字再劃分為九小格,以便於臨帖時掌握字形和筆畫的位置特點。2.指象棋棋盤上由斜交叉線構成的「米」字形方格,「將」、「帥」、「士」及「仕」僅能在此區域活動。3.〈書〉術數中指九個方位,即八卦方位加上中央。4.〈書〉元曲中常用的九種宮調,即仙呂宮、南呂宮、中呂宮、黃鍾宮、正宮、大石調、雙調、商調、越調。
九宮-辞源3
【九宮】㊀ 東漢以前 易緯家之説。以離、艮、兑、乾、巽、震、坤、坎八卦之宮,加上中央,合爲九宮。見 後漢書五九 張衡傳請禁絶圖讖疏及“重之以卜筮,雜之以九宮”注。㊁ 唐玄宗 天寶三年,置 太一 天一 招摇 軒轅 咸池 青龍 太陰 天符 攝提九宮神壇,四時行祭。見 舊唐書 禮儀志四。㊂古代算法名。漢 徐岳 數術記遺:“九宮算,五行參數,猶如循環。”甄鸞 注:“九宮者,卽二四爲肩,六八爲足,左三右七,戴九履一,五居中央。”依此排列,橫竪斜偏,三箇數相加都得十五。如圖。㊃山名。在今 湖北 通山縣南。太平御覽四八引 武昌記:“九宮山,西北陸路去州五百八十里,其山 晉安王兄弟九人造九宮殿於此山,遂以爲名。”明末農民起義軍領袖 李自成敗死於此。㊄曲中九宮。詳“宮調”。㊅明堂九宮。詳“明堂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