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華-辞源3
【九華】㊀山名。原名 九子山。在今 安徽 青陽縣西南。山有九峯,唐 李白遊 江 漢,見九峯如蓮華,改名 九華。參閲 李白 李太白詩二五 改九子山爲九華山聯句 序、太平御覽四六引 九華山錄。㊁指菊花。晉 陶潛 陶淵明集二 九日閒居詩 序:“余閒居,愛重九之名,秋菊盈園,而持醪靡由,空服九華,寄懷於言。”㊂形容宮室器物等絢爛多彩。九言其繁多,華言其色彩繽紛。如 三國 魏有 九華臺,後趙 石虎有 九華宮,北魏有 九華堂;又九華燈、九華帳之類皆是。
九華-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
九華㈠ㄐㄧㄡˇ ㄏㄨㄚjiǔ huā九九重陽節所開的花。指菊花。晉.陶淵明〈九日閑居詩.序〉:「空服九華,寄懷於言。」九華㈡ㄐㄧㄡˇ ㄏㄨㄚˊjiǔ huá九,言其繁多。九華形容宮室及器物裝飾的色彩繽紛絢麗。南朝宋.鮑照〈擬行路難〉一八首之一:「七綵芙容之羽帳,九華蒲萄之錦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