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隆-汉语大词典
九隆传说中哀牢夷的祖先。
●唐骆宾王《又破设蒙俭露布》:“竹浮三节,肇兴外域之源;木化九隆,颇为中国之患。”
九隆-中国神话大词典
九隆
《后汉书·南蛮西南夷列传》:“哀牢夷者,其先有妇人名沙壹,居于牢山。尝捕鱼水中,触沉木若有感,因怀妊十月,产子男十人。后沉木化为龙,出水上。沙壹忽闻龙语曰:‘若为我生子,今悉何在?’九子见龙惊走,独小子不能去,背龙而坐,龙因舐之。其母鸟语,谓背为九,谓坐为隆,因名子曰九隆。及后长大,诸兄以九隆能为父所舐而黠,遂共推以为王。后牢山下有一夫一妇,复生十女子,九隆兄弟皆娶以为妻。后渐相滋长,种人皆刻画其身,象龙纹,衣著尾(原注:自此以上并见《风俗通》也)。九隆死,世世相继。”按:《云南古佚书钞》辑《白古通记》云:“天竺阿育王第三子骠苴低,子曰低牟苴,一作蒙伽独,分土于永昌之墟。其妻摩梨,羌名沙壹。世居哀牟山下。蒙伽独尝为渔,死池水中,不获其尸。沙壹往哭之,见一木浮触而来,沙壹坐其上,觉安。明日视之,触身如故。遂时浣絮其上,感而孕,产十子。他日,浣池边,见浮木化为龙,人语曰:‘为我生子安在?’众子惊走。最小者不能走,陪龙坐,龙因舐其背而沉焉。沙壹谓背为九,谓坐为隆,因名曰九隆。十子之名:一眉附罗,二牟苴兼,三牟苴诺,四牟苴酬,五牟苴笃,六牟苴托,七牟苴林,八牟苴颂,九牟苴内,十即九隆。九隆长而黠智,尝有天乐随之;又有凤凰来仪,五色开花之祥。众遂推为酋长。时哀牟山有酋波息者,生十女,九龙(隆)兄弟娶之。厥后种类蔓延,分据谿谷,是为六诏之始。”记叙九隆神话始末尤详,是后世传述此神话于少数民族中之演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