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鳥-辞源3
【了鳥】㊀不整齊。三國志 魏 明帝紀 景初元年 注引 魏略 董尋諫書:“今陛下旣尊羣臣,……而使穿方舉土,面目垢黑,沾體塗足,衣冠了鳥。”元 李治 敬齋古今黈四:“又衣冠了鳥,了鳥當竝音去聲。今世俗人謂腰膂四支不相收拾者,謂之了鳥,卽此語也,音料掉。”按鳥的本字爲ࠄϯ܌以爲懸義,因爲不易書寫,故以鳥字代替。參閲 清 黃生 字詁 了鳥、翟灝 通俗編 身體。㊁門窗搭扣。唐 李商隱 李義山詩集四 病中聞河東公樂營置酒口占寄上:“鏁門金了鳥,展障玉鴉叉。”現在北方話門扣仍叫釕銱兒。
了鳥-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
了鳥ㄌㄧㄠˇ ㄉㄧㄠˇliǎo diǎo①破爛、垂懸的樣子。《三國志.卷三.魏書.明帝紀》「分襄陽郡之鄀葉縣屬義陽郡」句下南朝宋.裴松之.注:「而使穿方舉土,面目垢黑,沾體塗足,衣冠了鳥,毀國之光以崇無益,甚非謂也。」②金屬製門搭鉤。唐.李商隱〈病中聞河東公樂營置酒口占寄上〉詩:「鎖門金了鳥,展障玉鴉叉。」也作「門弔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