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五弦-全唐诗宋词元曲典故辞典
二十五弦
【出典】 《庄子·徐无鬼》:鲁遽曰:“于是为之调瑟……鼓角角动,音律同矣!夫或改调一弦,于五音无当也,鼓之,二十五弦皆动,未始异于声,而音之君已!”《史记》卷二八《封禅书》:“或曰:‘太常使素女鼓五十弦瑟,悲,帝禁不止,故破其瑟为二十五弦。’于是……益召歌儿,作二十五弦及空侯,琴瑟自此起。”
【释义】 瑟为中国古代乐器,据记载,古瑟有五弦、十五弦、二十三弦、二十五弦之别,大多为二十五弦,流传至今。诗词中常用“二十五弦”咏瑟。
【例句】 ①二十五弦弹不尽,空感慨,惜余情。(叶梦得《江城子·湘妃鼓瑟》771)这里借以咏湘灵鼓瑟。②二十五弦多少恨,算世间、那有平分月。胡妇弄,汉宫瑟。(陈亮《贺新郎·寄辛幼安和见怀韵》2099)这里暗用昭君出塞事,以“二十五弦”称瑟,又以瑟借指琵琶。
二十五弦-汉语大词典
二十五弦(无)二十五弦(2)古代由二十五根弦组成的一种琴瑟。
●《淮南子·泰族训》:“琴不鸣,而二十五弦各以其声应。”
●《汉书·郊祀志上》:“泰帝使素女鼓五十弦瑟,悲,帝禁不止,故破其瑟为二十五弦。”
●唐钱起《归雁》诗:“二十五弦弹夜月,不胜清怨郤飞来。”
●宋陈亮《贺新郎·寄辛幼安和见怀韵》词:“二十五弦多少恨,算世间,那有平分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