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喁-汉语大词典
于喁相和之声。
●《庄子·齐物论》:“前者唱于而随者唱喁。”
●陆德明释文引李轨曰:“于喁,声之相和也。”
●明汪芗《题眉嵋苍松图》诗:“众窍于喁吹参差,下方万户闻清飔。”
●清钱谦益《哭何季穆九百二十字》诗:“死已醒啽呓,生犹叹于喁。”
于喁-辞源3
【于₃喁】聲音相和。莊子 齊物論:“前者唱于,而隨者唱喁。”釋文引 李軌 音:“于喁,聲之相和也。”宋 鄧肅 栟櫚集七 送李君上洞天詩:“北風于喁萬竅號,落雪紛紛燖鵠毛。”後亦指音樂詩詞之唱和。元 程鉅夫 雪樓集二六 次徐廉使贈潘僉事詩韻却寄徐公:“于喁有唱不易和,小知閒閒愧大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