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謙-中華語文大辭典
于謙于谦ㄩˊ ㄑ丨ㄢyúqiān人名(約1398—約1457),字廷益,號節庵,諡號肅愍、忠肅,明錢塘(今浙江杭州)人。政治家、文學家。永樂進士,曾任山西、河南巡撫與兵部侍郎。「土木堡之變」時保衛京師有功,明代宗授為兵部尚書,官至少保、太子太傅,世稱「于少保」。明英宗奪門之變成功復辟後,于謙因誣被殺。明憲宗成化年間(1465-1487)獲得平反。善於詩文,詩風遒勁質樸;奏議條暢明潔。著有《于肅愍公集》傳世。
于謙-辞源3
【于謙】公元1398—1457年。明 浙江 錢塘人。字 廷益。永樂十九年進士。曾任監察御史、兵部右侍郎,巡撫 河南 山西,後升任兵部尚書。英宗 正統十四年,瓦剌首領 也先侵擾 大同,英宗親征,在 土木堡兵敗被俘。侍講 徐珵(後改名 有貞)等主張放棄 北京南遷。于謙堅決反對,擁立 英宗弟爲 景帝,主軍務,擊退 也先軍。景泰元年,也先請和,送回 英宗。八年,徐有貞 石亨等發動“奪門之變”,擁 英宗復位,誣陷 于謙謀逆,處死。後追謚 忠肅。著有 于忠肅集。明史有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