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亭-汉语大词典
云亭1.云云、亭亭二山的并称。古代帝王封禅处。
●南朝梁简文帝《和武帝宴诗》之一:“车书今已共,愿奏云亭仪。”
●隋薛道衡《隋高祖颂》:“坛场望幸,云亭虚位。”
●唐李商隐《寄太原卢司空三十韵》:“公乎来入相,皇欲驾云亭。”
2.即云亭山人。
●清孔尚任自号云亭山人。
●清孔尚任《桃花扇·孤吟》:“云亭词客,阁笔几度酸辛;声传皓齿曲未终,泪滴红盘蜡已寸。”
云亭(2)1.对亭子的美称。
●唐鲍溶《隋帝陵下》诗:“白露沾衣隋主宫,云亭月馆楚淮东。”
●唐李群玉《九日陪崔大夫宴清河亭》诗:“玉醴浮金菊,云亭敞玳筵。”
●明冯梦龙《古今谭概·酬嘲·罗隐对》:“隐(罗隐)欲归武林,骈(高骈)与宾幕饯于云亭。”
2.犹言高耸入云。
●《晋书·赫连勃勃载记》:“‘崇台霄峙,秀阙云亭。’……其秘书监胡义周之辞也。”
3.云云山和亭亭山的合称。
●《史记·封禅书》:“昔无怀氏封泰山,禅云云……黄帝封泰山,禅亭亭。”
●《隋书·虞世基传》:“﹝陈主﹞令世基作《讲武赋》,于坐奏之曰……望云亭而载跸,礼升中而告成。”
云亭-辞源3
【云亭】云云 亭亭二山合稱。相傳 神農 堯 舜等封 泰山,禪 云云; 黃帝封 泰山,禪 亭亭。見 史記 封禪書。南朝 梁 ॳѦև帝集二 和武帝宴詩之一:“車書今已共,願奏 云 亭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