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千言-全唐诗宋词元曲典故辞典
五千言
【出典】 《史记》卷六三《老子列传》:“老子修道德,其学以自隐无名为务。居周久之,见周之衰,乃遂去。至关,关令尹喜曰:‘子将隐矣,强为我著书。’于是老子乃著书上下篇,言道德之意五千余言而去,莫知其所终。”
【释义】 老聃所撰《道德经》(即《老子》)共五千余字,后世因以“五千言”代指《道德经》,并用作尊奉道家的典故。
【例句】 ①日绎五千言,未说年龄可续。(程大昌《好事近·生日词》1524)这里说自己每天钻研《道德经》并不指望延年益寿。②莫怪新来白发,恐是当年柱下,道德五千言。(辛弃疾《水调歌头·和德和上南涧韵》1891)这里称颂韩元吉(南涧),说他恐怕是著《道德经》的老聃活到现在。③五千言,老来受用,肯教造物儿戏。(姜夔《永遇乐·次韵辛克清先生》2187)这里说辛氏研习《道德经》深有悟益。④受持鼻祖五千言,留得谷神存。(刘克庄《朝中措·艮翁生日》2645)这里说寿主艮翁(李钢)将《道德经》领受在心。
五千言-汉语大词典
五千言《史记·老子韩非列传》:“老子迺著书上下篇,言道德之意五千余言而去,莫知所终。”后以“五千言”为老子《道德经》的代称。
●唐白居易《养拙》诗:“迢遥无所为,时窥五千言。”
●宋姜夔《永遇乐·次韵辛克清先生》词:“五千言,老来受用,肯教造物儿戏。”
●鲁迅《集外集·<奔流>编校后记》:“老聃作五千言,释迦有恒河沙数说,也还是东洋人中的‘好事之徒’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