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斂子-中華語文大辭典
五斂子五敛子ㄨˇ ㄌ丨ㄢˋ ㄗˇwǔliànzǐㄨˇ ㄌ丨ㄢˇ ㄗˇwǔliǎnzǐ植物名。常綠灌木或小喬木。葉子為互生的羽狀複葉,呈卵狀橢圓形或倒卵形,果實也叫五斂子,為卵狀橢圓形,每年七月至十二月成熟,色澤呈黃色或黃綠色,多汁,味甘酸,為食用或藥用。也作「羊桃」、「陽桃」(★今均不用)、「楊桃」。
五斂子-辞源3
【五斂子】果名。又名五稜子、羊桃、陽桃。舊題 晉 嵇含 南方草木狀下:“五斂子,大如木瓜,黃色,皮肉脆軟,味極酸。上有五稜,如刻出,南人呼稜爲斂,故以爲名。以蜜漬之,甘酢而美。出 南海。”宋 范成大 桂海虞衡志 志果作“五稜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