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斗折腰-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
五斗折腰ㄨˇ ㄉㄡˇ ㄓㄜˊ ㄧㄠwǔ dǒu zhé yāo本指晉代陶淵明任彭澤縣令,不願為微薄的俸祿而屈就於人。典出《晉書.卷九四.隱逸傳.陶潛傳》。後比喻為微薄的俸祿屈身事人。宋.黃庭堅〈次韻寅菴〉詩四首之二:「五斗折腰慚僕妾,幾年合眼夢鄉閭。」宋.楊萬里〈歸去來兮引.求為吏東西〉詞:「五斗折腰,誰能許事,歸去來兮。」
五斗折腰-中华成语大词典
五斗折腰
【拼音】:wǔ dǒu zhé yāo
解释
五斗:五斗米,指微薄的官俸;折腰:弯腰行礼。为微薄的俸禄而对上级卑躬屈膝。
出处
《晋书·陶潜传》:“吾不能为五斗米折腰。”
示例
性秉钢坚,心贞冰洁,岂因~。 ★明·王世贞《鸣凤记》第五出
近义词
不为五斗米折腰
反义词
语法
作谓语、宾语;指卑躬屈膝
成语故事
晋朝时陶潜(字渊明)先后做过几次官,因当时吏治非常腐败,他不愿同流合污,更不愿为五斗米官俸而自取屈辱,就辞官归隐。他隐居山涧,穿粗麻布衣,自己劳作,晚年贫病交加,江州刺史檀道济请他去做官,他婉言拒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