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陵年少-全唐诗宋词元曲典故辞典
五陵年少五陵侠少、五陵公子、五陵俊客、五陵狂、五陵儿
【出典】 《汉书》卷九二《游侠传·原涉传》:“郡国诸豪及长安、五陵诸为气节者皆归慕之。”唐·颜师古注:“五陵,谓长陵、安陵、阳陵、茂陵、平陵也。”《文选》卷一东汉·班孟坚(固)《西都赋》;“若乃观其四郊,浮游近县,则南望杜霸,北眺五陵。”唐·李善注引《汉书》曰:“宣帝葬杜陵,文帝葬霸陵,高帝葬长陵,惠帝葬安陵,景帝葬阳陵,武帝葬茂陵,昭帝葬平陵。”唐·李白《少年行二首》其二:“五陵年少金市东,银鞍白马度春风。”(见《全唐诗》卷一六五)
【释义】 五陵,指长安西北汉代五个皇帝的陵墓。五陵一带为汉代豪富聚居区,也是游侠少年出没之地。后世诗词常以“五陵年少”喻指豪侠少年或纨袴子弟。
【例句】 ①五陵年少浑薄倖,轻如曲水飘香。(晏几道《河满子》[绿绮琴中心事]243)这里以五陵年少喻指纨袴子弟。②卢郎任老也多才,不数五陵狂侠少。(贺铸《东邻妙》[张灯结绮笼驰道]509)这里借五陵狂侠少衬托自己的游乐情怀。③赖有雕梁新燕,试寻访、五陵狂。(贺铸《九回肠》[削玉销香]514)这里以五陵狂喻指女主人公所思念的贵游子弟。④惜春长似,五陵狂俊,不道朱颜老。(晁补之《御街行·待命护国院,不得入国门。寄内》569)这里借五陵狂俊比拟自己的游春情怀。⑤谁信得、旧日风流,如今憔悴,换却五陵年少。(朱敦儒《苏武慢》[枕海山横]837)这里以“五陵年少”为喻,自叹已非昔日的风流少年。⑥五陵侠少今谁健,似我亲逢建武年。(朱敦儒《鹧鸪天》[草草园林作洛川]843)这里以五陵侠少喻指自己青少年时代交游的友人。⑦诮一似当年,五陵公子,却厌膏粱。肯来水边竹下,与幽人、相对说凄凉。(刘仙伦《木兰花慢·秋日海棠》2208)这里以厌倦了豪华生活的贵族子弟比拟入秋的海棠花。⑧有时也伴,四佳公子,五陵年少。歌里眠香,酒酣喝月,壮怀无挠。(史达祖《龙吟曲·陪节欲行,留别社友》2345)这里以五陵年少喻指游伴中的豪侠少年。⑨道是五陵儿,风骚满肚皮。(刘克庄《菩萨蛮·戏林推》2644)这里拟妓女口吻称节度推官林氏为“五陵儿”,即贵游子弟。有戏谑意味。参见“风骚满肚皮”条。⑩寻芳遍楚国,谁识,五陵俊客。(赵必《兰陵王·赣上用美成韵》3379)这里以五陵俊客自称,自叙寻芳不遇。
五陵年少-中华成语大词典
五陵年少
【拼音】:wǔ líng nián shào
解释
指京都富豪子弟。
出处
唐·白居易《瑟琶行》:“曲罢曾教善才服,妆成每被秋娘妒。五陵年少争缠头,一曲红绡不知数。”
示例
尹雪艳总也不老。十几年前那一班在上海百乐门舞厅前替她捧场的~,有些天平开了顶,有些两鬓添了霜……★白先勇《永远的尹雪艳》
近义词
五陵英少
反义词
语法
作宾语、定语;比喻少年豪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