亦步亦趨-辞源3
【亦步亦趨】原指學生向老師學習。莊子 田子方:“顔淵問於 仲尼曰:‘夫子步亦步,夫子趨亦趨,夫子馳亦馳,夫子奔逸絶塵,而 回瞠若乎後矣。’”後來指一意模仿或追隨别人。宋 方岳 秋崖集二三 第十四名凌鼎龍:“亦步亦趨,我則慚爲於雞口;必勝必取,君當勇跨於鰲頭。”清 洪亮吉 北江詩話五:“惟吾鄉 邵山人 長蘅,初所作詩,旣描摩盛 唐,苦無獨到,及一入 宋商邱(犖)幕府,則又亦步亦趨,不能守其故我也。”
亦步亦趨-中華語文大辭典
亦步亦趨亦步亦趋丨ˋ ㄅㄨˋ 丨ˋ ㄑㄩyìbù-yìqū原指學生跟著老師的腳步行走。語本《莊子‧田子方》。後多用來比喻缺乏主見,只知仿效或追隨他人。[例]他每次開會時總是表現得~,擔心說錯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