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貌取人-中华成语大词典
以貌取人
【拼音】:yǐ mào qǔ rén
解释
根据外貌来判别一个的的品质才能。
出处
《史记·仲尼弟子列传》:“吾以言取人,失之宰之;以貌取人,失之子羽。”
示例
真是糟糕,他早又不说,但也只怪我们~,在事前没有经过一道甄别了。 ★郭沫若《涂家埠》
近义词
表里如一、以容取人
反义词
量才录用
歇后语
刘备轻看庞统
语法
作谓语、定语、宾语;用于人
英文
a book by its cover judge people by naeural appearance
日文
外見(がいけん)だけで人柄(ひとがら)や能力(のうりょく)を決(き)める
法文
juger les gens seulement par leur apparence
德文
jn nur nach dem ǎuβeren Schein beurteilen
成语故事
春秋时期,孔子的学生子羽相貌丑陋,孔子对他很冷淡,他只有离开孔子回去自修,后成为有名的学者。而学生宰予长得很好,但不学无术,不久就被齐王处死。孔子感慨地说:“不能以貌取人,也不能凭人说话来衡量别人。”
以貌取人-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
以貌取人ㄧˇ ㄇㄠˋ ㄑㄩˇ ㄖㄣˊyǐ mào qǔ rén量材錄用量材錄用以容貌的美醜作為認識、評斷或任用人材的標準。《史記.卷六七.仲尼弟子傳.澹臺滅明傳》:「孔子聞之,曰:『吾以言取人,失之宰予;以貌取人,失之子羽。』」《鏡花緣.第一八回》:「究竟是他受業之師,況紫衣女子又是他女,學問豈能懸殊?若以尋常老秀才看待,又是以貌取人了!」也作「以容取人」。
清-李汝珍-十八回-《镜花缘》:若以寻常老秀才看待,又是以貌取人了。
当代-蒋子龙--《一个工厂秘书的日记》:我心里暗骂自己,当秘书最忌势利眼,我为什么今天竟以貌取人呢!
清-蒲松龄--《聊斋志异·嘉平公子》:妾初以公子世家文人,故蒙羞自荐。不图虚有其表!以貌取人,毋乃为天下笑乎!
金-王若虚--《论语辨惑二》:至于以貌取人,虽愚夫知其不可,而谓圣人为之乎!
现代-郭沫若--《海涛集·涂家埠四》:真是糟糕,他早又不说! 但也只怪我们以貌取人,在事前没有经过一道甄别。
五代-刘昫、赵莹等-一〇四-《旧唐书·封常清传》:(常清怒,倨谓仙芝曰)常清慕公高义,愿事鞭辔,所以无媒而前,何见拒之深乎?公若方圆取人,则士大夫所望;若以貌取人,恐失之子羽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