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辞害意-中华成语大词典
以辞害意
【拼音】:yǐ cí hài yì
解释
因拘泥于辞义而误会或曲解作者的原意。
出处
战国·邹·孟轲《孟子·万章上》: “说《诗》者不以文害辞,不以辞害志。”
示例
说《诗》者不以文害辞,不~也。 ★南朝·宋·刘勰《文心雕龙·夸饰》
近义词
以词害意
反义词
语法
作谓语、定语;指曲解别人的意思
以辞害意-汉语大词典
以辞害意因拘泥于辞义而误会或曲解作者的原意。语本《孟子·万章上》:“说《诗》者不以文害辞,不以辞害志。”
●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夸饰》:“孟轲所云‘说《诗》者不以文害辞,不以辞害意’也。”
●宋胡仔《苕溪渔隐丛话前集·杜少陵二》:“大抵古今兴比所在,适有感发者,不必尽相回避,要各有所主耳。此亦‘说《诗》者不以辞害意’之义也。”亦作“以词害意”。
●清袁枚《随园诗话》卷七:“太白‘斗酒诗百篇’,东坡‘嬉笑怒骂皆成文章’,不过一时兴到语,不可以词害意。”
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夸饰》:孟轲所云“说《诗》者不以文害辞,不以辞害意”也。
当代-施东向--《义理、考据和辞章》:文章的修辞应当先求准确,应当恰如其分,不要矫揉造作,以辞害意。
宋-胡仔--《苕溪渔隐丛话前集·杜少陵二》:大抵古今兴比所在,适有感发者,不必尽相回避,要各有所主耳。此亦“说《诗》者不以辞害意”之义也。
清-袁枚-卷七-《随园诗话》:太白 “斗酒诗百篇”, 东坡 “嬉笑怒骂皆成文章”,不过一时兴到语,不可以词害意。
宋-林之奇-卷一一-《尚书全解》:今言东方之民为易化,故言渐渐者浸而深;而西方则善执而难变,南方则诈而多忒,北方则勇而善悍,故但被之暨之。信斯言也,则是禹之声教所及之深者,惟东方之民而已,岂非以文害辞,以辞害意哉?